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是省、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韶关乳源大桥镇作为乡镇政府,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统筹资源、协调联动、发动群众,坚定实施“七大行动”,以高标准推动绿美生态建设。
筑牢战斗堡垒
党建引领夯实“绿美基石”
大桥镇以党建引领为抓手,通过“党建红”引领“生态绿”。镇党委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带头垂范,通过制定《大桥镇2024年镇村绿化工作推进方案》,推动工作落实。该镇通过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组建22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村党组织因地制宜设置护林防火岗、绿化管护岗等岗位,号召党员参与到护林防灭火等工作中,有效提高农村党员领岗履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镇村党组织充分利用春节前后时机,组织镇域企业、乡贤、外出党员和返乡大学生等开展座谈交流,上门走访和外出探访乡贤50余人次,共筹集资金13.85万元。
该镇把乡村绿化纳入基层治理,运用好农村党员积分制、乡村治理积分制等机制,健全完善村—组—户党建三级网格,通过党员联系户示范带动村民群众,将乡村绿化美化纳入乡规民约,引导树立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风尚。如大桥镇红星村村规民约就有“绿化美化讲卫生,环保生态万年长”等内容,入选全省100个村规民约优秀范例。
聚焦典型培育
以点带面提升绿美水平
该镇石角塘村将纳入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乡村绿化水平,提升绿化效果,以“增绿提质”为主线,推动镇村绿化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绿美乡村建设。
围绕典型村产业发展目标,大桥镇将在石角塘村实施五个重点项目,包括大桥镇石角塘典型村休闲步道长廊景观打造建设项目、2023年石角塘村垦造水田项目、大桥镇蛋鸡养殖鸡蛋产业园项目、樱花基地项目和石角塘村土地整治项目,通过打造重点项目实现当地养殖业、旅游业等多元化产业发展,提高当地农旅产业知名度,提升绿美经济收益。
加强监管养护
精准提升绿化建设质量
实施植树增绿。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方面,大桥镇2023年共补植2000余株生态功能良好的乡土阔叶树种,开展全镇义务植树活动新植树苗1800余株。2024年开展全镇义务植树活动新植树苗4551株,种植主题林861株,持续改善林相状况。
保护古树名林。在名木保护提升行动中,大桥镇对古树名木做好普查登记、建档管理,每月2次巡逻监测,制定切合实际的保护和复壮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养护,确保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落实森防工作。该镇完善森林防火防控机制,压实防火工作责任,2023年以来发放约一万张宣传单张,镇村级林长巡林9744次,镇村级林长巡林达标率及护林员上线及巡护率均达到100%。2024年以来发放宣传单3000多张,镇村级林长巡林1084次,镇村级林长巡林达标率及护林员上线及巡护率均达到95%以上。
发展绿色经济
生态效益带动经济效益
大桥镇全力推动绿色惠民富民,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
文旅带动绿美经济。大桥镇通过保护深源村古村落的自然生态,结合深源红色碉楼的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实现绿美古树乡村、绿美红色乡村,让乡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林下经济与中药种植产业相结合。大桥镇将中药种植产业打造成大桥镇的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万亩标准化中草药种植示范园,现已开垦荒山种植药材吴茱萸2000多亩,亩产值达4500元。
绿化产业带动富民经济。大桥镇现有的油茶企业能带动45%以上农户参与农户种植,农户年增收入19771元以上。
建设岭南画廊
人居环境得以优化提升
该镇重点做好以国道G240为轴线的“南岭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示范带全长约20公里,对沿线村庄农房进行风貌提升,辐射发展花生、水稻、高山蔬菜、南岭水果等主要产业,串联南岭科普园、“小番茄”种植农旅融合基地、古书院-观澜书院、西京古道、深源古村等景点,带动镇域经济不断发展。截至目前,大桥镇红星村段、大桥村段、柯树下村段的美丽乡村风貌带建设工程已完工验收。
该镇推动村内道路硬底化建设,总投资约447万元,涉及石角塘村、岩口村、青溪洞村、红云村4个村委17个村小组,现已完工验收。
该镇持续推进“十乱”整治。对沿线村庄农房因地制宜开展微改造、绿化、四小园建设,使各村村容村貌显著提升。柯树下村积极推动党建引领与美丽宜居村建设项目深度融合,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十乱”整治,动员村民做好门前“五包”,深入开展美丽宜居村建设,其中硬化村组道路5500平方米,修缮外立面18000平方米,新建排水沟280米,安装湖边护栏250余米。
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中,大桥镇开展公园化改造,打造绿色公共空间,建设亭台、步道等公共活动设施,为周边群众提供舒适的生态休闲娱乐场所。
实施植树种绿
逐步扩大绿美森林版图
该镇镇域总面积384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2.0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8%。大桥镇围绕践行“两山”理念,扎实开展绿美大桥生态建设。
石漠化治理取得良好实效。乳源瑶族自治县种植油茶面积约3.9万亩,而大桥镇种植油茶面积约2.6万亩,挂果面积约1.6万亩,年产值超过3500万元,大桥镇已然成为乳源油茶产业园的核心区。大桥镇以油茶种植为抓手,大力推动石漠化治理,发展油茶产业,2021年大桥镇被评为全国第十批“一村一品”油茶示范镇、省级“一镇一业”油茶专业镇,真正实现荒山绿化和增收致富“双赢”。
举办全民植树活动。在新春植树活动基础上,该镇结合全民义务植树,谋划种植“乡贤林”等主题林,进一步提高乡村绿化覆盖率。2月18日,大桥镇联合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林业局等挂扶单位,组织13支志愿服务队同步到结对村委开展“乳源有你更绿美”新春全民公益植树暨主题林建设活动。县领导杨贤冰、叶飞、李加武,以及镇领导班子、驻村干部职工、村(社区)干部、乡贤等200余人参加,共成功栽植700余棵新树苗。
宣教助力“绿美”
提升爱绿植绿护绿意识
该镇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系列绿美主题宣传活动,强化村民对绿美建设的认识,增强群众自主参与、共建绿美生态的主人翁意识,推动绿色可持续理念深入人心。
该镇发挥组织优势,组织部分镇村干部、22个村(居)党员干部,多次参加乡村绿化学习,通过线上线下学习、实地考察等形式,促进全镇上下深入了解绿美生态建设,提高乡村绿化工作的能力水平。
该镇发动多方力量,激发乡贤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2月11日上午举行乡贤座谈会,大桥“乡贤林”认捐活动在会上得到乡贤企业家当场拍板捐赠,截至目前共认捐101800元;大桥镇积极发挥镇村干部的作用,举办“我为家乡种棵树”捐款仪式,全镇160名干部职工共捐款15400元。
在大桥镇镇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大家齐心协力,让部分灰黄的土地层层覆盖鲜绿的底色。大桥努力谱写“石灰岩”地区生态发展的绿美蓝图,奋力筑牢新时代高质量绿美广东的“大桥样板”,全力让山地“绿起来”、森林“大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村民“富起来”。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成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