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乡村去!广东青年在田间地头干这些事

南方+

南粤乡村大地上,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多。

广东“百千万工程”落地以来,一批又一批青年带着知识和技术来到广袤的乡土,来到这片干事创业的新舞台上。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青年奔赴乡村,本质上是让城市创新要素流向农村,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和聪明才智。

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培训课上,返乡创业青年在学习。

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培训课上,返乡创业青年在学习。

“青年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上争当新头雁。”近日,一场以返乡创业青年为主,聚集了广东21地市115名青年学员的培训在广州开班。这里不仅有一线专家“手把手”指导,青年们还将前往浙江,在“千万工程”实施地走访学习,带“发展之问”,求“振兴答案”。

当乡村振兴大幕拉开,广袤田野欣欣向荣,青年如何有为?

田间来了青年突击队

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提出,建立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省属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团帮扶机制。

去年2月,广东发布青年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其中重要一项,就是组织高校根据县、镇实际需求精准对接,为乡村发展解决实际产业难题。

比方说,梅州市城北镇上村村种植的李子个大好吃,但保质期短,丰产不丰收;云浮罗定泗纶镇以生产竹蒸笼闻名,但劳动力不足、机械化程度低;茂名市化州市沿海渔村传统养殖方式成本高风险大,成了养殖户的“心头病”……

“不同乡镇遇到了不同的发展问题,解决这些‘疑难杂症’,需要专业力量精准出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赵萱说,大学生有知识懂技术,富有朝气和活力,是下沉基层的合适人选。

此前,团省委发起“广东地区202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3.2万名受访对象中,超过一半学生希望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贡献”“建设自己的家乡”。

想去,怎么去?广东组建了“百千万校地通”线上对接平台,县、镇、村将发展难题直接摆上“需求墙”,给高校学生团队“出题”。

很快,一支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组建起来,在线上平台“揭榜领题”,奔赴基层一线。

一支青年大学生突击队,人数一般在15至25人,还会搭配一到两名指导老师。中山大学整合多学科力量,建设了一支包含11支校级青年突击队、近300名师生的“联合突击队”扎根清远市连州市丰阳镇。他们建立了丰阳村史馆,研发出马蹄风味纤维饼干等产品。

中山大学“连”动未来实践团在开展乡村实践活动。

中山大学“连”动未来实践团在开展乡村实践活动。

“下沉基层的过程中,我们全程陪伴学生,帮助他们融入农村、理解农村,推动真正解决问题。”赵萱说,乡村大地是高校理论技术研究的“试验田”,大学生可以在这里精进专业技能。

如今,在8位院士和4066名学校教授的带领下,全省高校已有青年大学生突击队逾3万支,精准对接地方需求约2200个。

作用如何?中山大学“智渔时代”团队培育出优质黄立鱼鱼苗,带动超120人实现就业;广东海洋大学贝壳粉应用创新创业团队为雷州市覃斗镇解决“贝壳围村”困局,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岭南师范学院“染色季”实践团从废弃瓜果中提取色素用于制作衣物,帮助农户增收……

赵萱认为,要继续“提档升级”,打造一支支专业能力强、服务模式精、特色明显的“专精特”突击队。

村里的年轻人回来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青年返乡就业创业?

抹不去的“乡愁”,是青年返乡的最大动力源。

一盏茶汤、三两小食、半日得闲。如今,不少年轻人喜欢在闲暇时喊上好友前往山野林间“围炉煮茶”,来一场贴近自然的露营之旅。

返乡创业青年叶伟荣看到了机遇,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他打造了“卧虎藏龙”竹林露营,为家乡引入民宿等旅游产业,带着大家增收致富。

和叶伟荣一样,不少返乡青年或出身名校,或入职“大厂”,有的甚至已经在大城市站稳脚跟,却在人生的关键时期选择更换“赛道”。

“返乡青年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感,愿意利用自身所学回报家乡。”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智库专家、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文晓巍说,城市就业空间有限,广阔乡村天地大有可为,推动更多青年开始理性思考。

乡村振兴也给青年扎根基层带来了机遇。如今,青年是个“宝”,很多村都想要。

有的打“感情牌”,中山、云浮向在异地就读的青年学生寄出“‘挂住’你”思乡礼盒,期望学生学成返乡;有的提供“真金白银”,清远打造青年创意谷,面向青年提供小额贴息贷款,帮助解决融资难题;有的设专人、做服务,潮州选聘“青年人才服务大使”,加强与青年人才沟通联系。

“创新”,是乡村发展所需。返乡青年“有知识、有见识、易产生共识”,他们思维活跃,对于新政策、新技术理解较快,容易碰撞出经济发展的“火花”。

返乡就业创业,让青年与家乡“双向奔赴”。

廖志略抓住直播和短视频“风口”,将家乡茂名化州市的土特产化橘红推向全国市场;刘德江把年轻人喜爱的咖啡文化带到海边,推动建设咖啡店一条街;王世超把海水稻培育技术带到湛江农村,将海水稻亩产从200多斤提升至900多斤。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推动县域走上特色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必须依靠专业化、高素质的大学生支持。”文晓巍说。

本土青年强起来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乡村就业创业,激励不少乡村本土青年留在家乡。

阳西县儒洞镇寿场村大片果园里,村民经常碰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看起来年轻,动作却像个老手。他是1994年出生的“新农人”陈龙舟,毕业后决定回乡“干农活”,承包了300多亩田地,种起了水果。

没想到,管理农作物光靠勤奋做不好,还需要技术。陈龙舟开始学习,报名了省里组织的“领头雁”农村青年人才培训班。

“培训班上,我懂得了农产品产业化、品牌化经营,是乡村农业未来的发展之道。”陈龙舟说,许多曾经让他“抓耳挠腮”的问题,在培训班上都得到了解决。

像陈龙舟这样的乡村本土青年并非个例,他们家里一般以务农为主,除了外出读书,几乎都在乡村生活。

创业青年李雪艳在田间工作。

创业青年李雪艳在田间工作。

李雪艳是一名“蚕桑三代”,在参加相关培训后,她以现代农业思维为传统农业赋能,将单一种桑养蚕的产业延伸出多个分支,推出了具备英德本土特色的护肤产品。

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青年在乡村创业就业,也遇到一些新情况。“随着产业发展壮大,青年农民面临资金、用地紧张等问题,企业组织方式创新不足,销售渠道依然有限,抵御农业风险的能力还需要提升。”李雪艳说。

针对这些问题,广东正在出招,如推动建立市县分级覆盖的“领头雁”培训体系;设立广东青年乡村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等。

“‘百千万工程’顺利开局起步,步履不停的同时,也到了围绕新情况,做出新谋划的时候。”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晓运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日,陈龙舟和李雪艳都参加了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他们将到“千万工程”的实施地浙江找寻可推广、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

“无论是引领大学生突击队下沉一线,动员青年返乡创业就业,还是对乡村青年开展培育,都体现了我省对青年群体主体性、能动性和差异性的把握。分层分类、因材施策,才能让青年们各展所长、各尽所能。”陈晓运说。

归根结底,就是要让新质生产力在乡村落地生根。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打造新型劳动队伍,青年是其中最为基础性、战略性、先锋性的力量。”陈晓运说,现代化的农村,需要一批现代化的劳动者,通过他们为乡村带入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塑造现代化的生产关系,能为城乡融合提供更大可能。

南方+记者 陈理

编辑 叶永康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