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下种菜板上“种”电 惠东探索富民兴村新道路

惠东融媒
+订阅

光伏发电和现代农业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今天,在惠东一个光伏发电项目里,蔬菜种植基地2号大棚启动建设。旁边的1号大棚里,光伏板下种植着一大片绿油油的蔬菜。板下种菜板上“种”电,惠东正走出一条富民兴村新道路。

眼前这个蔬菜种植基地位于惠东九龙峰维德村附近,这里的蔬菜大棚不是一般的菜棚,因为它的棚顶上是一块块闪着银光的光伏板。这源自于基地采取“现代农业+光伏”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而形成的板上“种”电、板下种菜立体产业,可无土栽培多种高品质蔬菜,目前种植面积约100亩。

广东金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明:“利用光伏设施,我们把防虫这一块做好就行,达到我们无公害蔬菜的目的,可以大大减少我们设施投入的成本。按照现在的这个模式,我们大概一亩地一年产能是15000斤。”

记者在现场看到,1号大棚里,光伏板下一片片无土栽培的绿色蔬菜植株健壮,长势喜人。在里面务工的村民们正忙着把各种蔬菜采摘装车。

当地村民李阿姨:“平时在这里负责割菜、育苗,一个月的工资大概有四五千元,又可以照顾得到家庭。”

三峡惠东润佳公司总经理薛洋洋:“因为劳动强度非常低,他们的收益也非常可观,解决当地老百姓的就业,让村集体能够得到更大的收益,同时把产业做大做强。”

据了解,该项目根据农作物生长的采光需求,创新运用光伏柔性支架加大空间固定支架的模式,充分释放光伏板下空间,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农作物对采光的不同需求。同时,项目每年可生产绿色电能约95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2.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9万吨。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谢大森:“一是高效地利用了光伏板下土地,在增加土地产出的同时解决当地农民就业,有效地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二是解决了蔬菜与主粮争地的问题,为政府保障蔬菜稳定供给提供新思路;三是光伏板下洁净的环境确保所生产的蔬菜无质量安全隐患。这种模式,对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