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近日公布了中山市2024年重点项目计划。今年,中山市共安排重点项目380个,总投资532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82个,总投资2905亿元;民生工程项目25个,总投资165亿元;产业工程项目273个,总投资2251亿元。
南外环年内完工,世纪路快速化工程启动
今年将是中山交通建设的“大年”。深中通道、中开高速中山段、南中高速中山段等一批连接外部的重点交通项目将于今年完工。
市内交通方面,南三公路将启动二期——三角至黄圃段建设。2023年,南三公路南头至黄圃段已实现主线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了3个月。南三公路二期起点接民众快线南三互通立交,自东往西途经三角镇、黄圃镇,终点接南三公路(南头至黄圃段)改造工程,全长11.22公里。项目计划于2024年5月动工,2026年5月竣工。南三公路是连接南头镇、黄圃镇、三角镇以及佛山市顺德区的交通运输大动脉,工程将进一步打通中山北部镇街内部的交通快速通道,也将进一步畅通中山北部与佛山顺德的交通网络。
在中部,南外环道路改造工程计划今年完工。南外环道路改造工程东起火炬西互通,西至国道G105接横四线,途经火炬开发区、东区、南区、沙溪镇,全长14.401公里,是中山沟通城市东西部的一条重要交通线路。工程主要对南外环旧路进行提升改造,配合中开高速建设形成上层高速、下层快速路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去年底,南外环金字山互通至国道G105段已完工并试通车。
连接中山岐江新城和翠亨新区两大核心片区的快速通道——世纪路快速化工程的中段和西段计划今年动工,建设计划时限为两年。世纪路快速化工程规划路线全长约22公里,途经石岐、东区、火炬、翠亨新区。项目是中山“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中的“一快”。
在南部,坦洲大道工程也计划在今年完工。坦洲大道工程全线总长8.5公里,桥隧比约40.5%,采用一级公路兼顾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项目北接坦洲快线,可快速到达中山市区,往南可接驳香海高速,直通珠海斗门。
制造业当家,“新老品牌”布局新项目
产业工程项目是今年中山重点项目计划中的数量最多的一个类别。其中,新开工项目占比较高,一批中山产业的“老品牌”启动了升级行动。
珠江桥新建调味品项目是新开工项目之一。珠江桥牌是中华老字号。1991年,珠江桥第一个生产基地就建在中山。本次项目计划建设一座年产10万吨的酱油产品厂和一座年产10万吨的复合调味品厂。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每年将新增约20万吨产能,实现年综合产能约28万吨。位于沙溪镇的龙瑞休闲服装服饰制造项目也计划今年启动将形成新的服装产业生产制造基地。
产业工程项目的另一个特点是制造业项目占比高。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重点布局建设光电产业基地,做精做细光电产业链条,打造“湾区光谷”,一批相关项目今年将动工建设。其中,总投资30亿元的台光电子5G传输载板高性能覆铜板与粘合片项目近日已动工,项目投资方为中山台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该公司的增资扩产下项目。中山台光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高性能半导体基材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5G电子通讯设备、新能源汽车、AI人工智能等领域,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项目聚焦5G传输载板高性能覆铜板与粘合片的生产制造。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台光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最大的研发制造基地。
此外,一批园区载体项目也有新进展。其中,利用“工改”空间建设翠亨新区翠城系列产业园区项目今年全面动工建设。位于马鞍岛的康方湾区科技园和华润燃气总部基地(中山)及新兴产业科创中心将于今年完工。
中山市人民医院新院区今年动工
在民生领域,一批医疗、教育项目备受关注。中山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计划今年动工。根据此前的项目批前公示,项目选址在中山市东区街道长江考场区域,用地面积超400亩,总建筑面积35.86万平方米,将建设成为能够满足2000个床位规模的综合医院。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扩建工程也计划今年动工,计划新建1栋18层综合住院大楼和1栋18层健康管理大楼。扩建工程完成后可新增600张医疗床位。中山市南区医院也将启动现址重建工程。
长江北路东侧岐江新城新建学校项目已于近日动工,拟打造一所全市标杆初中,提供约3000个学位,解决岐江新城东区街道片区内缺乏初中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中山市第一中学旧址改造项目将加快推进。项目建成后,办学规模拟为初中24个班,拟解决1200个初中学位。
公共配套方面,今年中山将启动岐江新城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并实施逸仙湖公园改造工程、紫马岭公园整体改造提升工程(二期)。
值得关注的是,按照重点项目计划铺排,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工程项目(月山片区提升一期)将于今年启动。项目位于中山市石岐街道,北至月山片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园墙界,南至孙文中路,西至扒沙街,东至月山里。根据此前公布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工程拟以现状月山片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向南扩展,增设配套建筑,重点打造孙文中路入口,展示明代城墙旧址以及不同时期风貌,充分展示香山古城历史。
南方+记者 雷海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