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今天是封关首日,刚从澳门下课赶回横琴,买了一份便当,带了朋友给的两个橙子,特地过来感受一下。”丝滑通关的体验让程曦感到惊喜,“以前携带橙子便当等物品是无法过关的,以后可以带更多自用物品过关了。”
3月1日凌晨,随着零时钟声的敲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
横琴正式封关运行!首位通关澳门居民表示:申报流程很方便
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再次踏出新步伐。
“一线”基本放开,“二线”严格管住,区内实现自由。作为区域发展的一个新事物、新探索、新案例,“分线管理”封关运行无任何先例可循。
为什么要封关?封关之后会带来什么变化?南方读+一文为你解读。
如何放开?如何管住?
要理解封关,字面意义上先需要理解八个字:“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怎么定义一线、二线?
我们设想一条从澳门进入内地的路线:从澳门过关进入横琴,你会碰到第一条线,“一线”主要指横琴口岸;再从横琴进入内地其他区域,就会碰到第二条线,“二线”设在横琴大桥、横琴码头、广珠城轨延长线横琴站及长隆站等各个出入口。
而这次合作区实现封关运行的重要标志,就是“二线”通道的启用。
2024年3月1日零时,广东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启动封关运行。来源:视觉中国
“一线”放开什么?
这里主要针对两方面,一是入境人员携带的物品,二是入境的货物。
与其他口岸一样,在“一线”,人员出入境仍然需要港澳通行证、回乡证、护照等凭证。但携带行李物品的限制比以前少了很多,像15天内首次入境的旅客,携带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的行李物品,可以免税放行。
重点是货物、物品的税收放开。封关运行后,保税货物范围扩大至全品类,这对许多需要暂时进口货物,之后又要出口的企业有很大帮助。对于不涉证不涉检的免(保)税货物,申报的手续和流程也大大简化。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二线”通道横琴大桥出岛旅检大厅。来源:视觉中国
“二线”管住什么?
经过“二线”通道,人员进出就不受限制了。并且15天内首次出区的旅客(不含非居民旅客)还可携带8000元以内的免税物品进入内地,这比现行的5000元进境免税额度要高3000元。
“二线”主要是对货物严格管住,因为过了这里,货物就算进口了,要按照进口货物有关规定办理海关手续和征税。
但也有例外,合作区内企业生产的含进口料件,在合作区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从合作区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
用足、用好合作区“一线”“二线”政策优势,成为不少企业家共识。
而对于澳门居民而言,封关之后,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自由度更高,更有“回家”的感觉。
为何封关?有何好处?
几天前的元宵节,赵伯和老伴入伙了在“澳门新街坊”的新居。
谈及合作区封关运行,赵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澳门学校、社团、商店都来了,孩子读书、老人养老变得非常方便。澳门的烟火气弥漫了整个横琴。”
事实上,对于任何人而言,改变熟悉的生活模式并不容易。而封关运行恰恰是打破两地壁垒的重要举措,让琴澳“一线”往来变得更加“丝滑”。
澳门老人梁爱花(右二)在位于横琴的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做义工。来源:央视新闻
封关具体有什么好处?
第一重利好:便利澳门居民到横琴生活工作。
数据显示,2023年合作区地区就业生活的澳门居民增至1.14万人。随着澳门新街坊项目开售、交房,不少澳门街坊成为“新横琴人”。在他们眼中,横琴新家园的吸引力正不断加强。
封关运行后,允许符合条件的澳门居民携带熟肉、乳制品、熟蛋、蔬果、鲜切花等进入合作区,这项举措在全国尚属首创,可谓量身定制的便民服务措施。今后,澳门居民可以十分方便地携带盒饭、蛋挞、水果等进入合作区。
伴随而来的,还有粤澳社保可一窗通办,就业创业可获专项扶持等各项便利,两地“同城化”体验不断升级。
封关还将刺激带动消费,专家认为,免税政策会吸引大量游客,当地的餐饮、酒店、旅游等产业将得到促进,而配套的金融服务顺势发展。
如今,不只赵伯,越来越多澳门单牌车驶入“澳门新街坊”,驶进横琴……
随着未来合作区澳人子弟学校开学启用、横琴口岸随车人员验放厅启用,将更好地释放封关红利,澳门居民将拥有更强的“新家园”获得感。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二线”通道之一的横琴码头。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第二重利好,助推企业在此开展相关业务。
封关之后,横琴与澳门的货物、人流往来将更加便捷,从根本上有利于澳门的产业发展。
比如“一线”保税货物范围扩大至全品类,直接利好有货物“暂进复出”需求的经营主体。澳门食品、中医药等加工制造业在合作区实现货物保税储存、加工、装配后再次出境。此外,企业可以保税暂时进口会展展品,活动之后可以运回澳门,利于琴澳开展“一展两地”活动。
对部分“一线”进出免税、保税货物实行简化申报,大幅简化海关手续,让当地科技研发、中医药等企业叫好。
珠海横琴爱姆斯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在公司研发和生产成本当中,海外采购试剂耗材的支出所占比例较大,横琴正式封关,新政策全面落地,这一块的成本有望大大降低。”该公司设想,未来从国外进口研发及生产器材、试剂耗材等物资能实现就近在澳门办理清关手续,进一步缩短运输距离及流程耗时。
还有更多利好接踵而至——
免(保)税货物适用主体范围广泛,利好合作区各类经营主体进口免(保)税货物;
免(保)税货物范围不再限定为“用途与生产有关”,利好有机器、设备等进口自用需求的经营主体。
……
从“一线”放“宽”到“一线”放“开”,一字之差体现的是横琴与澳门间今后更深层次的合作发展,更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的一次新探索。
封关之后,合奏新曲
琴澳一体,是粤澳合作的前沿。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看来,横琴开发已迈入新阶段。
他进一步解释,对澳门来说,更宽松的人、货、物进出新政,利好澳门拓展产业空间、丰富产业类别、壮大产业矩阵,真正实现产业适度多元发展。破解澳门空间狭小限制发展的问题,为居民提供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和更多元的生活体验。同时,封关后形成的多元产业类别,可以吸引更多的内地及国际游客来横琴及澳门旅游体验,为澳门维持其国际美誉度提供直接支撑。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创新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宣建国则表示,横琴封关以后,横琴与澳门的一体化水平将得到一个显著的提升。对肩负着助推澳门经济多元发展、打造澳门居民生活就业新家园两大使命的横琴而言,算是完成了一个阶段性任务。
“下一步,横琴在规则衔接,在跨境联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横琴与澳门的一体化发展水平,也为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奠定更好的基础。”宣建国介绍。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重大合作平台之一,横琴从硬联通到软联通的积极探索,起着示范和带动效应。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刘雪菲认为,合作区在要素流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与澳门衔接,税法税制上有国家政策发力,强化对接支持,对前海、南沙和河套这些重大平台发展都有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探索三地规则机制深度对接等具体实践。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花海长廊。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3周年、横琴开发建设15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中第一阶段建设成效的“大考”之年。
琴澳携手合奏新曲,让我们拿个高分吧!
【撰文】话题研究员 张紫微 古嘉莹 魏伯航 黄天儒
【策划】胡良光 丁晓然 梁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