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鸡镇罗迪坑村: 大山里的“荔枝之春”|茂名典型村一线行③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典型镇村的培育提升是“百千万工程”的关键抓手和重要工作。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中,茂名市有59个村。这些典型村的建设进展,关系“树立典型、打造示范”的工作步调,关系茂名乡村现代化建设的格局。南方+推出“茂名典型村一线行”系列报道,走进典型村建设一线,记录典型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成效。敬请垂注。


初春时节,驱车从388省道转进647乡道,进村道路两旁的桂味荔枝树已经吐出些花蕊。“前方连续急转弯,请慢一点”,车载导航频繁响起的提醒,让人对谢鸡镇罗迪坑村有了更深的印象。

罗迪坑村四面环山。山岭连绵起伏,日照充足孕育了近4000亩桂味荔枝树,也让这里成了广东省桂味荔枝专业村。沿着“荔枝山”,罗迪坑村去年新挖了32公里盘山路,让农户告别了肩挑荔枝的岁月。

进罗迪坑村道路多弯,一旁山岭遍植桂味荔枝树。

重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新修环村公路1.5公里,去年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后,罗迪坑村的发展进一步加速。

这个加速更具体来说,是村内环山公路全线硬底化、建设荔枝产业购销中心、桂味荔枝智慧公园“水肥一体化”系统构建……更多的计划被写进了村委会今年的工作日志。

荔枝专业村的生意经

车子停在山脚的罗迪坑村村委会门前,一棵木棉正开得灿烂。鲜艳的红花背后是一片绵延数公里的“荔枝山”,山上近4000亩桂味荔枝恰逢花期,郁郁葱葱。

罗迪坑村委会门前一株木棉花开正盛,背后满山桂味荔枝进入花期。

从高空俯瞰,“荔枝山”上泥土色的盘山路格外清晰,在荔枝树下蜿蜒足足有32公里长。虽然是泥路,可对罗迪坑村村民却意义非凡。

罗迪坑村荔枝种植历史悠久,确切来说是种桂味荔枝——全村荔枝种植面积近4000亩,100%为桂味荔枝,年均产量可达350万斤。其中,桂味荔枝种植户更是占全村总户数的96.7%,基本家家户户种植荔枝。

因为地缘影响,罗迪坑村的荔枝多种植在山岭上,“荔枝山”也因此得名。村民陈炳强种植荔枝40多年,有近1000棵桂味荔枝树。回忆起每到荔枝季,他和村民上山摘荔枝,用肩膀挑下来卖,有时遇上行情不好,白费力气还挣不到钱。

连绵起伏的“荔枝山”,盘山路依稀可见。

改变从去年开始。在村委会的协调下,部分村民自愿舍弃个人利益,配合村委会在“荔枝山”挖建盘山路,并在去年荔枝采摘季前拓展到32公里长,方便村民通行。“现在可以通摩托车和三轮车,摘完就拉下来卖,比人工挑效率高多了。”去年罗迪坑村的桂味荔枝鲜果收购价一度超过10元每斤,陈炳强也尝到了荔枝产业发展带来的致富甜头。

荔枝产业发展,离不开种植技术的提升。据介绍,驻高州市谢鸡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由茂名市农业农村局派驻,在农业农村部门的协调下,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等专家教授到罗迪坑村传授荔枝种植技术。“这些培训都很实在,大家种荔枝也更有信心了。”村民丁伯豪说。

桂味荔枝进入花期。

如今,罗迪坑村满山的桂味荔枝正迎来春天。这是节气上的春天,也是发展的春天。罗迪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炳生透露,今年将进一步推动32公里环山路硬底化、百年荔园提升建设以及“水肥一体化”系统建设。

岭脚下,罗迪坑村荔枝产业购销中心的建设土地也已经平整完毕,计划建设集保鲜、电商、采购、快递运输等一体化的集散中心,为桂味荔枝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荔枝产业购销中心预计今年荔枝季前建成投用,对农户出租使用。

从修路做起把村子扮靓

陈炳生带着记者绕过村委会办公楼,沿着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途经罗迪坑小学,穿过有206株树龄百年以上老树桂味荔枝的百年荔园。他边走边介绍,以前罗迪坑村村内硬底化率大约刚过50%,去年入选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后,利用启动资金修了1.5公里,今年计划村中道路硬底化全覆盖。

“道路修好,村里的环境卫生也好起来了。”陈炳生说,就在春节期间,通往隔壁茂坡村委会的1公里长村内主干道建成开放,方便了村民回乡过年。此外,今年也将针对谢鸡镇进入罗迪坑村的647乡道进行路面扩宽,届时不仅方便群众出行,也为荔枝产业物流提供更顺畅的条件。

罗迪坑村百年荔园有百年老树206棵。

除了道路建设,依靠典型村的资金,罗迪坑村搁置了四五年之久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也重新启动了。据介绍,罗迪坑村采取污水资源化与有效管控利用模式,每条自然村建有1个生活污水处理池,均为五格池,目前仍继续施工完善管网中,计划今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生活污水有序排放,村内道路硬底化全覆盖,这将有效支撑起罗迪坑村的雨污分流系统,从而提供给村民一个宜居的和美乡村。”陈炳生说出了心底的谋划。

要把典型村建设好,科学规划前置很重要。今年初,在高州多部门的支持下,《罗迪坑村规划设计方案》(含村庄建设规划和农房风貌规划)编制印发。方案严格按照茂名“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带图审批、现场办公、管好工匠、管住材料”24字方针,规范农村建房,严禁违法违规乱建乱搭。

春节期间刚硬底化的村内道路。

说到底,农房是乡村风貌的一个面子。在扎实抓好农房风貌管控与提升方面,罗迪坑村目前已对20栋房屋进行外立面提升整治,主要位于马关村至罗迪坑村主路沿线,下一步计划继续改造280栋乡村房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罗迪坑村积极贯彻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制定了罗迪坑村2024年绿化一张图,扎实做好村里“四旁”“五边”绿化工作,并明确了4个植树实施地点,开展“一年七个植树日”活动,切实推进村庄绿化工作。

数智融合赋能乡村治理

在罗迪坑村村委会办公楼一楼大厅,数字乡村智能监控中心的应用也颇为成熟。大屏幕上,显示主要路口、重要场所、车辆人员等情况一目了然。

陈炳生介绍村中数字乡村赋能基层治理经验。

通过“雪亮工程”建设,罗迪坑村在全村6个网格安装摄像视频监控39个,实现网格全覆盖,率先完成平安村(居)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入格100%的目标任务,有力保障社会治安。

陈炳生解释,监控中心的建立一方面保障了社会治安,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乡村文明。遍布村中的39个监控摄像头。除了主干道、路口等重点部位,卫生污点也被列入。

这个作用也是明显的,村中道路卫生环境也一改以往脏乱差,通过积分制的激励,村民更是主动当起志愿者,积极参与村中人居环境整治。

初春,木棉花开。

罗迪坑村以“百千万工程”为统揽,深入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运用“微网格”管理模式,通过技防、人防、物防相结合方式,完善基层治理,着力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此外,通过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力度,罗迪坑村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纠纷。2020年以来,罗迪坑村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100%,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罗迪坑村优势在于民风淳朴、基层治理良好、产业基础厚实。陈炳生认为,把罗迪坑村作为典型村培育,既能为本村突破高质量发展瓶颈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持,也能辐射带动谢鸡镇谢鸡、文村、白石坡、连桥、铺面等周边村和泗水、新垌等周边镇的桂味荔枝产业发展。

3月1日《南方日报·高州视窗》头版报道。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邹祥亮

通讯员 张铭驹


编辑 杨建雄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