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权:推动“三新一链”发展,打造广州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广州大道
+订阅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引擎。新质生产力就是依托以这些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改变传统增长路径。

要用现代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赋能实体经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成为改革的重点。在新的发展阶段,广州有必要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塑造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大力应用新技术,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新引擎。信息和数据成为新的生产力,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形态,推动商业发展从以工业生产为中心走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商业文明阶段,数字化经营成为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经营模式。数字化经营为企业带来了革新与颠覆性重构的机会。

当前,中国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步从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意味着数字化技术以及数据要素在全产业链的流转。推动“产供销数字化联动”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以SHEIN为代表的改革先行者正在出现。“产供销数字化联动”指的是通过产供销的数字化改造使研发设计、生产、流通、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的各环节面向服务终端用户进行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通效率,确保实现高效供需匹配,最终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广州是千年商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广州需要用更高效的方式盘活人和货的信息要素,实现供需信息在人、货、场三者中形成畅通的流动,通过算法更好地连接人与货、人与场,在新商业体系里面形成供需的良性循环,最终推动社会经济整体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运营能力和打造数字供应链体系,是广州传统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广州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

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打造发展新动能

技术改变商业,商业改变生活。新商业变革的底层逻辑就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需求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数字经济时代,用户主权消费时代正在来临,品牌和供应链管理成为新的竞争焦点,用户体验管理成为企业的必修课。企业需要比消费者走快半步,用“超级用户思维”取代“流量思维”,拥抱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重构商业生态体系。

近年,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数字化经营模式展现了巨大优势。以“算法、种草、私域”等为特征这些新经营模式的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促使设计、生产、流通、交易、售后等各环节面向服务终端用户进行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通效率,确保实现高效供需匹配和用户体验的有效提升。

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便利店、购物中心、折扣店、三方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都是最早引进的。近年,互联网平台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广州在自主开发的新业态新模式方面落后于一些先进城市,因此有必要大力推进新业态新模式的开发和发展。此外,广州还要通过产品力、运营力和品牌力的构建,转换增长新动能、换取发展新空间、以实现高质量的韧性增长。

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变革,强化产业韧性

受国际政治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外向型企业开始在东南亚、墨西哥以及南美等一些国家建立生产基地,产业链出现外迁现象。未来5年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基地。

新发展格局下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要以科技自立自强为依托,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重在“链”,即产业生态系统。以企业为主体,促进点和链的协同。供应链的创新发展需要支持一批跨境电商企业(平台、独立站等自主销售平台)做强做优,优化兼并重组市场环境,支持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

近年,广州致力打造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心。广州的产业链优势明显,但是跳出广州看广州,跳出物流看物流,广州有必要主动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变革,引导企业通过整合国内外资源,面向海外。要积极构建“枢纽+国际干线通道+最后一公里服务”的国际物流体系,同时还要培育引进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和数字化平台企业。

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是未来的新增长极。广州应该发挥亚太地区重要的跨境电商枢纽城市的地位,加强与海外对接,推动内循环、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作者系广东亚太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海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钟冠婷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