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40小时长途火车到站后,突发急性脑中风!60分钟上演生死时刻!

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
+订阅

新春假期逐渐结束,返莞工作的“大军”坐上了梦想与拼搏的火车南下,开启新一年的工作旅途;

 

今年50岁,来自四川的郭先生亦是其中的一员;

  

独自一人从四川广元乘坐40余小时的火车返回常平工作,一到站,负责接车的乘务员便察觉到郭先生不对劲;

  

快要到站的郭先生神志不清,右手右脚活动不自然,在搀扶着郭先生下车时,他告诉乘务员自己头疼头晕,并且口齿也变得不清,四肢乏力;

  

乘务员当即联系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东莞东站春运保健点的医护团队,为郭先生进行初步就诊;

 

 “怀疑病人出现急性中风症状,立刻打电话给医院120!”当值春运保健医生刘家淇与搭班护士彭明月喊道;

  

大约15分钟后,急诊救治团队、神经内科、影像科团队为郭先生完善各项检查,确诊为颅内急性基底动脉闭塞,俗称急性脑中风!

急诊颅脑MRI+MRA证实脑桥、双侧小脑半球多发急性脑梗死,基底动脉闭塞(而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死亡率可达80%)。

  

卒中中心团队迅速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以最短时间把患者送到导管室,铺巾、穿刺、麻醉、造影一气呵成,证实右侧椎动脉慢性闭塞,左侧椎动脉V3以远及基底动脉闭塞;

右侧椎动脉慢性闭塞

左侧椎动脉V3次全闭塞及

基底动脉尖栓塞慢性闭塞

取出的血栓

血管再通

Ps:由于郭先生手机处于没电关机状态,没有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救治团队立即上报医疗总值及医务科,汇报患者病情危重及遇到的困难,得到指示必须不遗余力,先以抢救病人生命为主!

  

介入手术医师使用微创介入、血栓抽吸及球囊扩张的方法,迅速开通闭塞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复查造影,血管完全再通。

  

术后醒麻醉后,郭先生神志清楚,四肢能上举,医护人员提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回答,可以说是在命悬一线之际,这一台急诊介入取栓手术将郭先生在鬼门关前抢救回来。

脑卒中,俗称“中风”,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脑血管破裂引发的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溢血”、“脑出血”,一种是脑血管堵塞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血栓”、“脑梗死”。

时值春节返工潮,长期久坐久卧,容易诱发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患, 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的公立三级综合医院;

我院卒中中心将卒中急救、重症监护、神经介入、神经内外科、康复训练、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等多学科有机结合起来;

为脑卒中患者提供规范的、个体化的诊治及早期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服务,为节后复产复工保驾护航。

这些预警信号要清楚

在发生脑卒中之前,许多人会有一些“小中风”症状,这些症状就是脑卒中的预警信号。

  

学会识别这些信号,及早就医,可大大降低卒中的危害。目前国际上将“BE FAST”口诀作为判断脑卒中的预警信号,用通俗的中文来表达即

视物不清走不稳

言语含糊没笑脸

胳膊不抬奔医院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