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超常规力度和方法干现代化!2024年,博罗拼了

南方+ 记者

 ▲点击查看专题报道

2023年,博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新成效、新突破?进入2024年,博罗又将如何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作出示范,加快成长为千亿级经济强县?

2月28日—29日,博罗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2024年博罗县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揭晓答案。和往年不同的是,此次大会上,首次以PPT形式展示县政府工作报告。1.4万字的报告,数据详实、图文并茂,既总结过去一年工作成果,又为2024年博罗经济社会发展描绘蓝图。

报告提出,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定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成长为千亿级经济强县。

以超常规力度和方法干现代化!2024年,博罗拼了。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838.89亿元

过去一年,博罗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全力以赴稳增长、拼经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报告指出,2023年博罗县地区生产总值达838.89亿元,同比增长(下同)4.8%。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2%、增加值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535.47亿元,增长9.3%,其中工业投资240.31亿元,占总量44.9%,增长19.3%,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博罗社会消费实现了新的跃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81亿元,增长7.6%。此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64亿元,增长17.3%,在高基数的基础上连续两年实现高速度的增长,连续两年增收额超10亿元。

作为工业经济发展“风向标”的用电量,同样实现突破。2023年,博罗供售电量双双破百亿,分别达102.56亿千瓦时、100.68亿千瓦时,正式进入“百亿电量俱乐部”。此外,博罗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也于2023年实现双双破千亿,其中存款余额1186.37亿元,增长20.8%;贷款余额1165.08亿元,增长16.7%。

在定位千亿级的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优质项目成势成群。这里正快速成长为博罗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主战场。2023年,博罗园区建设全面提速,智能装备产业园起步区17条、园洲片区8条市政道路基本通车,集中配套项目封顶。这一年,园区新引进项目46宗,总投资176.5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项目39宗,占比达84.8%。此外,还有商德科技、乐美智能等21宗项目投产,以及26宗总投资90.2亿元的项目动工。

在博罗,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正加快成长。2023年,一批优质制造业、重大项目、外资项目加快建设投产。其中包括全国排名前列的台铃、小刀、新日、绿佳等电动车项目,带动电动车产业产值增长96.7%。此外,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势头同样良好,实现产值约94亿元,11宗应用场景项目建成投用。

过去一年,博罗经营主体实现量质齐升。统计显示,2023年博罗新登记经营主体2.14万户,相当于每小时就有超过2家经营主体登记注册。全县经营主体总量已达15.35万户,同比增加近1万户,增长7%。

除了量的增长,博罗企业质量提升同样显著。2023年,博罗共有135家企业实现“小升规”,目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1133家。此外,“专精特新”企业总量达167家,其中“小巨人”企业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8家,预计存量达649家。

“数据表明,我们初步实现了量的较快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博罗县委副书记、县长邱志彪说,博罗正在摆脱产业“杂乱散小”和低端落后的传统形象,向着“高精尖”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

对于博罗人而言,2023年也是出行便利程度大大提高的一年。这一年,广汕高铁博罗站、罗浮山站全面开通,“一县双高铁三站场”的配置,让博罗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此外,途经博罗多个乡镇的惠龙高速顺利通车,金龙大道四角楼高速出口路段改造、金罗路升级改造、博深高速公路义和互通立交连接线等项目竣工通车,惠肇高速、惠霞高速博罗段全面动工。

以制造业领军发力冲刺千亿级经济强县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报告提出了2024年博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也不是简单地跳一跳、抓一抓就够得着。”邱志彪说。

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的经济大环境下,要做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需要更多实实在在的“硬举措”。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博罗2024年打出的“第一张牌”。报告提出,将一以贯之坚定产业强县的决心,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打造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成长空间大的产业集群,以制造业领军发力冲刺千亿级经济强县。

“四个全力”,讲述了博罗冲刺千亿县的底气和信心——全力打造千亿级园区平台、全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全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全力强化发展要素保障。

报告提出,今年,博罗将进一步优化智能装备产业园空间布局,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园区环境,积极推进园区商务、科创中心建设,全面建成智能装备产业园一期基础设施、振兴大道南北片区8条支路市政道路工程、振兴大道升级改造工程一期等项目,建成启用起步区、园洲片区生活配套项目。今年,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将力争落实新开工项目41宗、新投产项目38宗,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0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120亿元以上,力争智能装备产业园引进项目80宗,投资额120亿元;产业转移工业园引进项目35宗,投资额32亿元。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4个支柱产业,新型储能、生命健康2个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现代食品工业和家具、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构成了博罗正聚力打造的“4+2+N”产业体系。

围绕上述重点产业,博罗将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引进链主企业和产业链配套项目落户园区,招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头部企业、“瞪羚”企业、增长快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等优质企业,不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力争全年引进项目230宗以上,计划总投资500亿元以上。

报告提出,博罗将继续推进高企培育发展,力争高企保有量达730家以上。同时,加快推进孵化器建设运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努力打造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1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博罗共安排152宗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19.8亿元,同时,力争推动年内新动工项目240宗、新竣工投产项目69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这些投资的增量,也将转化为博罗经济增长的实物量,助力博罗加快冲刺千亿级经济强县。

“一镇一方案”打造美丽圩镇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魅力县城和美丽圩镇,是博罗2024年谋划的另一项重点工作。

过去,博罗县城城市面貌不优,功能建设和服务配套存在短板。报告提出,博罗将因地制宜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镇建设步伐,补齐城镇功能短板,打造经得起细品、耐得住细看的高品质生活空间。

全面提升县城承载力和首位度,被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报告提出,将强化罗阳、龙溪统一规划管理、同城化融合发展,对标市区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谋划建设县城中央商务区,打造品牌多样、业态丰富、体验感强的优质商圈。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提出实施县城“老城区新活力·提品质补短板”“4+2+N”古城改造项目,推动老中医院片区配套提升项目、人民路东侧停车综合配套项目、商业街东侧停车综合配套项目、老城粮仓综合改造等动工建设,完成富华花园等23个老旧小区改造。

报告提出,博罗将布局博西城市副中心,启动县域副中心起步区规划,以城市标准打造现代化宜居宜业县域副中心。

今年,博罗将全面建设典型镇村和美丽圩镇,根据各镇特色资源禀赋开展整体风貌设计,通过“一镇一方案”精心打造,彰显地域文化风情推动圩镇面貌整体提升,持久打造布线有序、整洁美观的城镇面貌。

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博罗把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作为重要抓手。报告提出,今年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二期建成投用、三期启动建设,加快冷链项目建设,补齐精深加工、冷链配送等薄弱环节,打造服务大湾区的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集聚区。

目前,博罗县的柏塘镇和泰美镇已入选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创建。报告提出,持续巩固提升环罗浮山等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成效,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同时,加快推进丝苗米、蔬菜等4个在建产业园建设,发展壮大南药等3个产业园。

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探索中走出新路径的博罗,将在今年进一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积极推进“社村”合作。报告提出,将推广农产品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模式,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助力农产品打开销路、打响品牌。

【采写】南方+记者 廖钰娴 糜朝霞

【图片】南方+记者 梁维春 王昌辉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