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踏浪湾区,500亿小榄如何击楫中流?

南方+ 记者

2024年,GDP达524.6亿元、跻身广东500亿强镇的小榄,开始迈向建设湾区一流强镇的新征程。

这是中山镇域发展的重要时刻。以2022年数据来看,全省GDP超500亿的镇仅有6个,全部位于佛山、东莞两座万亿大市。小榄的冲线,标志着中山镇域高质量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这更是小榄发展的里程碑时刻。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诞生广东省首个“亿元村”的小榄镇,一直以珠三角强镇闻名于世;近10年来,小榄也曾面临转型瓶颈。

2023年,小榄镇GDP以7.9%的增速,在自身大步跨过500亿的同时,对中山经济增长贡献达到18.9%。经此一役,小榄镇加紧了追赶湾区强镇第一梯队的步伐。

作为“中山第一镇”的小榄,必须在中山镇域经济跃升的战场上作出示范。2月28日,中山市小榄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小榄镇提出“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为把小榄建设成为大湾区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不懈奋斗。

深中通道开通在即,珠江口东岸的浪潮奔涌向中山;都市圈建设如火如荼,珠江口西岸传统产业呼唤转型升级标杆。踏浪湾区,500亿大镇小榄如何击楫中流?从镇域发展的优势与机遇出发,小榄正欲全力一战。

中山市小榄镇。

全面复苏:37个指标增速高于全市

放眼全省,GDP达到500亿的强镇样本,都具有鲜明个性。以2022年数据作为参考,狮山镇、北滘镇作为全国四个“千亿镇”中的一员,分别占据佛山南海和佛山顺德的C位,南海大沥也是500亿强镇一员;来自东莞的长安镇、虎门镇、塘厦镇3个超500亿的强镇也在向千亿迈进。

但无一例外,这些强镇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均置身佛山、东莞两个GDP万亿大市,其中佛山工业总产值超3万亿,东莞超2.5万亿。在广东制造业前沿,近10年来,这些强镇在广东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比之下,身处中山、深嵌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传统产业带中的小榄,在体量上与周边台山市、鹤山市等县域相当,也是都市圈中两个“超级建制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无临海区位优势、无自然资源、无特殊政策的小榄,取得这样的发展成就实属不易。

但以10年跨度作为观察横轴,小榄却显得有些黯淡。近10年来,小榄GDP增长相对乏力,在珠三角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小榄竞争力“告急”。

发展产生的很多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2023年,小榄镇喊出“攻坚突围”的口号,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资源要素桎梏:2023年,小榄镇41个主要经济指标中,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只有4个,37个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多项重要经济指标数据的表现证明,小榄的高增速来自全方位的发力,来自各个维度“全面”的复苏。

在一系列突出的经济成绩背后,这片热土上发生的深刻转变,更好地诠释了“攻坚突围”的内涵。

深入推进“工改”攻坚,2023年小榄完成“工改”项目119宗,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3000亩,完成量居全市前列。

全面增强发展动能,小榄成功推动建华供应链管理、华帝厨电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园、坚朗五金和绿金湾环保共性产业园四大“10亿+”投资项目落户,创历年之最。

推动项目落地提速,2023年小榄纳入市重点建设项目共20个,总投资超18.8亿元,19个项目全面动工,6个项目顺利投产。

充分激发消费活力,小榄大力推广“樱花里”“盛丰夜市步行街”等网红街区,汇丰城获评全市唯一的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市第一。

通过全力攻坚突围,小榄稳住了经济发展的“阵脚”,甚至实现了许多搁置多年的项目重新打开局面。一系列重点工作的突破,虽然在短时间内未必能带来质的飞跃,但打开了突破口,走出了新路子,为下一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小榄镇攻坚奋进大会上“六大攻坚战”授旗仪式。

破局提质:擦亮“精造小榄”名片

2月23日,中山市小榄镇政府会议中心再次座无虚席。时隔一年,小榄镇高质量发展大会再次召开,为了迎接各界代表到场,小榄镇提前将停车位清空,交通部门加强交通疏导,镇政府工作人员将车停靠在别处,步行上班,以确保参会企业家顺利进场。

2月23日,小榄镇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2月23日,小榄镇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会场的提板鲜明地表达出本次小榄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主题: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擦亮“精造小榄”城市名片。这是作为湾区制造强镇的小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目标。

展望2024年,小榄推动全镇重点工作“破局提质”,体现了追赶湾区一流强镇的强烈进取心。

为什么要“破局提质”?小榄镇党委书记赵锡雄在攻坚奋进大会上指出,小榄作为中山经济重镇,必须扛稳扛牢拼经济、促发展的大旗。“小榄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出经验、出成绩的地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是跑在前列的大镇强镇。”

他也提到,从500亿大镇的身位再进发,小榄与一流湾区强镇目前仍有差距。如狮山镇拥有7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长安镇已经向千亿大镇发起冲刺;北滘镇不仅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白色家电全产业链,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也具备一定气候。

经济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榄镇必须向排名靠前的湾区一流强镇看齐。

企业的发展更是如此。“新年伊始,公司将迎来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华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潘浩标在大会上表示,华帝重启百亿发展战略,将以坚定的信念锚定航向实现突破发展,迈入百亿级企业阵营;厨电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园项目一期厂房正式封顶,产业园数智化规划与西门子达成战略合作,将打造厨电行业智能制造与数字研发新标杆。

2月25日,龙年开工后首个周末,小榄就在全市镇街中率先召开了产业招商推介会,吸引超400名海内外企业家来到小榄。

在这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小榄政企互动的三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第一个关键词,是创新。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小榄规上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增量全市第一。以科技创新擦亮“精造小榄”城市名片,这是一个湾区传统制造强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目标。

第二个关键词,是服务。去年,小榄在全市率先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并实体化运作,企业诉求解决率超90%,赢得了企业家信赖。小榄提出“只要企业有想法,我们就去想办法”,持续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个关键词,是机遇。深中通道开通在即,中山镇街的湾区视角逐渐打开。2023年,小榄跻身广东500亿强镇行列,标志着中山镇域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这也是小榄乃至中山企业踏浪湾区的又一个历史机遇。

“如果遇到发展上的难题,请及时向我们提出,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面对到场的企业家代表,赵锡雄表示,希望各位企业家把握战略机遇,传承和发扬好“榄商”敢闯敢拼、务实进取的优良传统,在经济主战场上大显身手,当好小榄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全力撑企:实施“三个一百”培育方案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小榄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小榄企业家历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性。2月24日,在一年一度的“中山慈善万人行”盛事中,中山为获得2023年度中山市慈善纪念章金菊奖的个人、企业(组织)和慈善项目颁发金菊奖章。在颁发给慈善捐赠企业(组织)的60枚纪念章中,小榄企业(组织)共获得38枚。

这是“菊城”小榄最闪亮的底色。在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小榄,“合力办大事”是一种传统。从六十年一届的甲戌菊花大会,到持续举办26年的小榄慈善万人行,街头巷尾,从历史建筑修缮、大型公园营建到路桥车船,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小榄企业的自发支持。

去年以来,曾经走出小榄走向全国的榄商群体迎来了回归小榄的高峰——一年前,建华控股在小榄镇投资10亿元成立建华(中国)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建华供应链营业收入超50亿元,实实在在为小榄产业链发展作出了贡献。

华帝厨电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园“10亿+”投资项目落户、立创质量高端研发及检测产业园暨香山化妆品产业研究院奠基……2024年开春,已有两个“榄商回归”项目——榄菊日化产品扩产项目和智慧纺织装备总部项目落地。其中,榄菊日化产品扩产项目在小榄选址约14亩工业用地,立足小榄加快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智慧纺织装备总部项目负责人15年前在小榄创业,现响应“榄商回归”号召,回归小榄建设高端装备项目。

站在GDP超500亿元的新起点上,今年,小榄锚定推动100家以上企业开展技改、100家以上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100家以上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三个一百”目标,全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小榄镇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确保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少于100家。如果这一目标实现,小榄将成为一个拥有100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的镇,仅次于狮山、长安等数个湾区强镇。这也将成为小榄产业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

【2024年小榄部分目标任务】

力争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达2600亩,建设高标准厂房不少于100万平方米,打造一批“工改”示范项目,以“土地存量”换取“发展增量”。

集中优势资源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120家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选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企业。大力支持企业技改,全年推动不少于1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

坚持抓大不放小,一手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加快推动三和混凝土、崧盛电源向“十亿级”企业进军,华帝朝“百亿级”企业迈进;一手抓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力争推动申报省级以上“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少于5家、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30家,确保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少于100家。

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力争全年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申报超1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成功申报不少于50家。

全力推进小榄工业大道、永宁工业大道等道路升级改造以及裕隆路、同兴东路尾等道路建设,谋划启动泰裕路、联丰路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佛山地铁11号线延伸至小榄,构建内联外畅的交通路网。

【采写】南方+记者 廖瀚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编辑 卢子衡 钟榄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