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质量发展镇域样板,看张槎的底气、底色和底蕴!

南方+ 记者

育新质生产力,树都市新标杆,迈入2024年,产业重镇张槎扬鞭奋蹄。

2月29日,2024年禅城区张槎街道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企业家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既是张槎对2023年高质量发展成果的一次总结回顾,更是奋力打造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镇域样板的一次动员大会。

登上“工业千亿”的台阶后,张槎提出,2024年要筑强“一个平台”,突出“两轮驱动”,奔赴“三个千亿”。

这是来自产业重镇豪气万丈的宣言,凭何?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永庆表示,只要张槎紧握自身的底气、底色与底蕴,“六个梦想”并非白日梦,而是可见可达的真愿景。

张槎提出聚焦“一个平台、两轮驱动、三个千亿”,坚定壮大新质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勇立潮头。资料图片

张槎提出聚焦“一个平台、两轮驱动、三个千亿”,坚定壮大新质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勇立潮头。资料图片

“工业千亿”的密码

产业最集约,科创最活跃

若论对张槎2023年的发展印象,“工业千亿”无疑是最耀眼的标签。

过去一年,张槎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8.98亿元,增速达6.1%,成为禅城首个工业千亿镇街。这一面上的数据固然是亮点,但并未能完全反映张槎作为产业重镇的重要性与高质量。

将“工业千亿”掰开,里面有两个“最”是解码张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第一个是“产业最集约”。张槎街道辖区面积仅为28.7平方公里,是全佛山面积最小的三个镇街之一。以此面积除规上工业总产值,得出单位工业产值为35.2亿元/平方公里。这一数据,仅次于顺德北滘镇,在全市位列第二位。

如此高密度的工业产出在佛山范围当算凤毛麟角。用“产业最集约”来形容张槎可谓贴切。

这种高密度、集约化的产业发展形态,也让张槎在禅城的高质量发展中极具活力。这便是第二个“最”——“科创最活跃”。

2月28日召开的禅城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表彰了一批对高质量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企业。其中,“2023年度禅城区最具创新力科技企业”有30家,其中15家是来自张槎,占比达50%。获得“2023年度禅城区纳税突出贡献企业”的3家制造业企业中,2家来自张槎;纳税超亿元的制造业企业中,四分之三来自张槎,体现了张槎制造业当家的底色和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在禅城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签约的11个招商引资项目中,有4个来自张槎,分别是新一代电子信息港项目(宽普科技)、淳亿MAX文创荟项目、开普勒智能算力中心项目、省科学院佛山产研院精密仪器先进制造中心项目。

在禅城的高质量发展中,张槎企业与张槎项目引人注目。这些登上禅城“聚光灯”之下的企业,绝大部分是走在各自科技创新前沿的企业,体现了张槎“工业千亿”的含金量。

聚焦“一二三”

产业重镇以新提质,向心加速

“发展不仅要看堆头,更要看质量。一个地方有高质量的企业,才能永恒向前。”何永庆在会上的发言,就是对张槎“产业最集约,科创最活跃”的发展态势再强调。

这两个“最”,也是张槎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型都市工业体系的最有力支撑。

张槎表彰6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企业。卢浩能摄

张槎表彰6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企业。卢浩能摄

张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玉军表示,2024年,张槎将继续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奔跑、奋力实干,聚焦“一个平台、两轮驱动、三个千亿”,坚定在壮大新质生产力上火力全开,在高质量发展中勇立潮头。

筑强一个平台——张槎提出,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做细做实街道“1368”发展思路,坚持项目为王,以红色聚力、产业强链、科创驱动、空间提质、城市焕新、文化赋能 “六大举措”全力推动佛山张槎都市工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镇域样板。

突出两轮驱动——一方面,张槎将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打造针织服装千亿产业新集群;另一方面,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新产业,大力支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发展新质生产力。

奔赴“三个千亿”——张槎提出,夯实做大工业千亿“家底”; 锚定目标再出发,加快推动批发业销售额向千亿元挺进;充分发挥这两项核心指标的牵引作用,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向千亿大关全速前行。

明确上述工作路线,张槎今年继续全面发力,打造镇域经济新生态、禅西中心新形态、协调发展新画卷以及岭南文脉新高地。

紧握底气、底色与底蕴

张槎展现“龙的精神、狮的气魄”

打造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镇域样板,并非喊口号就能成事。在何永庆看来,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张槎有的是底气、底色与底蕴。

底气,自然是挺起张槎高质量发展脊梁的广大企业。339家高新技术企业,999家“四上”企业,7.8 万户经营主体,这些都是张槎发展底气来源,动力所在。

何永庆说,许多企业扎根在张槎十多年甚至数十年,从小企业到上市公司,不断成长,不断壮大,这是张槎最坚强的底气。

这些张槎企业是自强不息的。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LED封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张槎扎根多年。该企业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朱昕表示,企业正在加快打造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人才高地、科技创新“特区”以及全省科技创新领军企业,聚力科技创新,在“制造业当家”中打好头阵。

广东科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张槎成长起来的“专精特新”企业。在工业智能制造领域上,该公司正飞速发展。其市场总监陈日腾表示,希望能借助本企业的智能装备产品,引领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潮流。

而佛山市瑞蒽服装有限公司则是张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代表。与张槎对针织服装行业“延链、补链、拓链、强链”的方向同频,瑞蒽服装成功建设数智化生产车间,在数转智改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张槎街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代表。“转型之路漫长且艰辛,但我希望大家能一起去走、一起探讨、一起发展。”该公司副总经理谢朝俊说。

张槎企业的表态与行动,让街道在打造“镇域样板”时更具底气。

这些企业,亦衬托出了张槎制造业当家的浓厚底色。“张槎企业是撑起张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何永庆说,几十年来,张槎一直植根在制造业领域,“过去不变,现在不变,我相信始终也不会变。”

这种制造业当家的底色,其实与张槎深沉的文化底蕴息息相关。何永庆说,张槎坐拥“汾江源”,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做生意的、做产业的”——陈太吉酒庄发迹于莲塘,针织服装产业可在此上溯百年以上……

“在历史长河里,张槎就是适合企业扎根、产业发展,这是一片沃土。”何永庆表示,正是有此沃土,参天的“乔木”、郁郁葱葱的“灌木”、生长茂盛的“小草”,都能在张槎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这让张槎成为佛山内为数不多“草灌乔”企业生态完备的地方。

作为全国首个“中国龙狮运动示范街道”,张槎的龙狮文化威名远扬。而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张槎也提出,要以龙的精神、狮的气魄,奋力实现再造新张槎、村村上亿元、路路通四方、处处皆风景、天天有节日、人人都幸福的“六个梦想”。

南方+记者 卢浩能

通讯员 周朗 陈锦卓 涂斌炜

编辑 陈禧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