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河源召开全市宣传部长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以及河源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总结2023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分析形势并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奋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取得新提升。
河源全市宣传部长会议释放了哪些鲜明信号?一起来看看!
会议现场。
信号1
深化与中央和省主流媒体合作,推动本地媒体接入南方智媒云平台
去年11月,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集中优势力量打造“两端一云”,牢牢占据传播制高点;以高水平建设南方+、GDToday(今日广东)、南方智媒云“两端一云”为牵引,积极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
南方智媒云是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技术一体化支撑”战略构建的集团统一技术底盘。目前,南方智媒云正打造成为全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统一技术平台,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广东媒体高质量发展。
“推动河源日报、河源广播电视台、河源晚报接入南方智媒云平台。”全市宣传部长会议上,河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海鹰提及,加快推进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按照“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要求,有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此外,河源全市宣传部长会议强调,河源将深化与中央和省主流媒体合作,聚焦高质量发展,制作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不断展示河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信号2
合力提升“百千万工程”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
“各级各部门既要当实干家,又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认识到绿美生态建设的意义和前景,合力提升‘百千万工程’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江海鹰谈及,今年,河源将以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为抓手,聚焦村庄清洁、农房风貌品质提升、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农村移风易俗等,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
主题宣传方面,河源将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等主题采访,持续宣传河源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着力打造绿色崛起三大样板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成果成效。
理论宣讲方面,河源将健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理论普及工作体系,做强“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宣讲矩阵,加强市、县两级党委宣讲团和百姓宣讲团人才队伍建设;围绕“百千万工程”,广泛开展百姓宣讲活动。
信号3
加强文化遗产内涵挖掘,创新推动活化利用
日前,河源市东源县上莞镇新轮村为期3日的“追龙”活动吸引逾万人参与。值得注意的是,借GDToday一船漂洋过海,Villagers in Guangdong's Heyuan celebrate annual Torch Festival 赢得外界广泛关注。
“‘上莞镇新轮村追龙’追的是什么?这一省级非遗项目有何文化底蕴?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哪些方面能够优化升级?”江海鹰认为,河源文化资源丰富,应加强内涵价值的挖掘与阐释,创新推动活化利用,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具体而言,今年,河源将大力实施客家文化“双创”工程,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动佗城镇打造“秦汉岭南第一古镇”规划建设,开展佗城古镇历史文化的社科理论课题研究;抓好恐龙遗迹资源保护开发,做好《河源市恐龙地质遗迹保护条例》修订工作,推进“河源恐龙地质遗迹公园”项目建设;推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配合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鼓励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或传习基地,建立健全非遗资源数据库,大力传承弘扬紫金花朝戏、忠信花灯、龙川木偶戏等特色品牌,做强河源“老字号”。
信号4
全力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收官战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攻坚决胜期。”全市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海鹰谈及,今年,河源将狠抓日常经常,突出常态长效,举全市之力全力打好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收官战。
具体而言,河源将稳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文明实践工作,指导推动各县(区)争创全国文明实践“百千万工程”示范项目,抓实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推动文明建设强基层、志愿服务下基层、新闻媒体走基层、文艺创作驻基层,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助力赋能。
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方面,河源将设计制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公益广告、景观小品,推进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观演观赛等,让文明意识和行为融入生活方方面面。
南方+记者 李娇
通讯员 陈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