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鼓社区全景(翟嘉欣摄)
午夜时分,刚睡着的唐先生被楼下宵夜摊的大声对话吵醒。他拿出手机,打开网格微信群,拍下小视频发到群上,并@了网格管理员。第二天晚上,楼下嘈杂声消失了,邻居们都睡了一个好觉。
唐先生说,平时发现消防隐患、邻里纠纷等问题,他都会选择在群上“报料”。社区网格员在接收到信息后马上行动,问题不怕找不到人、处理不了!
南城街道石鼓社区,常住人口超7000人,其中近5000人是来莞追梦的务工者。社区户籍居民与来莞务工者,和谐交融,每个人都是石鼓社区重要一份子。


睦邻友好生活(翟嘉欣摄)
在南城街道“百千万工程”如火如荼推进的关键节点,如何让分散在社区各处的来莞“追梦人”与社区“原住民”形成合力,群策群力共同推进石鼓社区城乡融合典型村的治理建设?
石鼓社区智慧网格管理工作站经过长期摸索,交出了一份“石鼓方案”——推进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让社区网格化治理的末端触角,不断延伸。
    

网格员开展社区巡查
“我们开展入户巡查时,群众主动反映他们发现的社区管理问题,并提供了许多好的建议,如果能把大家的力量整合起来,就能更有效推进社区治理工作。”石鼓社区智慧网格管理工作站组长张沛润说道。
目前,石鼓社区共划分为5个基础网格,配置10名专职网格员,平均每名网格员要服务700名群众。要做好社区治理,必须发动群众的力量,让社区7000多名群众都化身成为“网格员”,共同管好身边事,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网格微信群里反映的问题线索
为了让群众更加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石鼓社区创新推出租屋网格微信群管理模式,缩减问题上报流程,拓宽网格治理信息收集渠道。通过这种模式,一旦发现问题,群众就能通过微信群联系区域网格员,推动问题的处理,同时还能一起商量解决办法,与问题当事人直接沟通处理。
“不少群众都已经习惯,有问题就在群上反映,不让问题升级恶化。左邻右舍的问题大家沟通解决,甚至不需要网格员上门,问题就已经解决好。邻里关系也在朝着更友好的方向发展。”张沛润笑着道。
    

聆听群众意见
网格微信群不仅能让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同时也能让社区网格员高质、高效开展好日常网格治理工作。
通过网格微信群,网格员能收集到来自社区每个“角落”的邻里纠纷、消防治安等重点问题线索,并根据线索调整工作方向、巡查重点,找出隐藏问题,更好为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开展夜间巡查(部门供图)
石鼓社区网格员的“工具箱”,不只是“网格微信群”。他们还通过开展“人人都是网格员”体验活动,提高群众对网格治理工作的知晓率,引导群众使用“智网人人拍”小程序上报问题,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
2023年,石鼓社区智网工作站通过列管对象巡查、网格微信群、智网人人拍等渠道共完成工单达12850条,收集各类问题线索4234条,每条工单和线索基本实现15分钟响应。
    

拍下问题上传微信群提醒居民处理
“在‘百千万工程’工程开展后,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更加高涨了,大家不仅着眼自己楼栋的事情,也更关心其他领域的问题了。”张沛润介绍道,石鼓社区被列为全省“百千万工程”城乡融合典型村后,群众在社区环境、村容村貌等方面提供的问题线索和工单也逐渐增多。
这充分体现出大家对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热情和期待,同时也对石鼓社区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巡视石鼓河河道环境
张沛润表示,石鼓社区智慧网格管理工作站将持续推进平台工作“清单化”,以共建“小网格”实现智造“大民生”。
未来,石鼓社区网格员将从“凝聚多方力量、拓宽协同平台、做精网格服务”等三个方面发动群众力量,提高石鼓智慧网格建设水平,扎实推进石鼓社区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各项工作,同时深入推进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推动石鼓社区城乡融合典型村的建设工作高水平开展。
    
出品 | 南城融媒体中心
文图 | 陈志谦
编辑 | 丘君花
审核 | 程玮坚
本文来源:东莞南城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