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建设现代化湾区名镇,横栏要抓住什么机遇?

南方+ 记者

提到中山市横栏镇,“花木”与“灯饰照明”是两个广为人知的标签。这个依傍在西江畔的小镇,拥有“中国花木之乡”和“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两个国字号产业集群,发展出独特的产业肌理。

而较少为人所知的,则是横栏未来“通衢之城”的属性。未来三年,适逢2024年深中通道通车和2027年深江铁路通车、中山西站建成的历史机遇,横栏迎来深中一体化和大湾区高铁时代相叠加的重要节点。

一个怎样的横栏,才能抓住这样的历史机遇?

2月28日,在横栏镇2024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横栏镇党委书记李翔宇向全镇企业家介绍了横栏今后三年“1255”发展目标方向,全面推动横栏高质量发展、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其中,横栏提出了建设中山西现代化湾区名镇的奋斗目标。这是曾经被称为中山“七个小矮人”之一的横栏镇,在大湾区时代重新建立起来的发展自觉。

横栏将成为一个怎样的大湾区名镇?未来三年,将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旅程。

2月28日,横栏镇召开2024年高质量发展大会。

形势怎么看:

交通、产业多重利好优势叠加释放

23年前,横栏镇三沙村,在一望无际的田垄上,一群农民决定承包村里土地,搞花木种植。由此开始,花农的事业、区域的发展通过一个从无到有的产业体系,与远方的一个个美丽事业发生连接。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美丽经济”,成为万亩“西江花海”盛放的根本动力。

同样是在20多年前,横栏镇照明灯饰产业开始起步,并进入高速发展期。2015年,横栏镇获评“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截至目前,横栏镇拥有企业近2万户,照明灯饰企业数量占企业超六成,规上企业七成为灯饰企业。

不知不觉,在曾经的“七个小矮人”中,横栏逐渐走在前列,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越走越踏实、越走越敞亮。过去一年,横栏镇不断提升发展“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2.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服务业发展攀高向新,第三产业增速达5.2%。

去年11月,横栏镇成功举办2023中国(中山)花木产业大会,使之成为大湾区有影响力的产业大会和农文旅盛会,区域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从区域发展的视角来看,横栏镇正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

区位交通、产业集聚多重利好优势叠加释放,为横栏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023年,西部外环高速、中江高速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有效填补中山西部南北方向高速路网“真空区”。

照明灯饰产业更具规模实力,2023年经营主体数量增长12%,照明灯饰企业完成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68%,2023年新上规上限企业数74家。

企业自主创新和补链强链能力显著提高,乐美达集团、百得厨卫、凯旋真空等企业加快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并实现了营收上的增长,成为供应链稳定的根本保障。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横栏打造了“横惠企”规上企业服务品牌,组建政务管家团队为规上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全体镇领导班子成员为现场企业代表们送上“福”字,祝愿企业新一年里实现“开门红”“满堂红”“全年红”。

此外,横栏镇“工改”、治水两大攻坚战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1027亩,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顺利封顶,通水运营进入倒计时,新建污水管网超过100公里,水环境质量同比变化居全市前列。

这些成绩,让横栏有底气喊出“建设现代化湾区名镇”的口号。与此同时,作为经济相对后发的镇街,横栏在产业发展上也存在不少短板:企业星多月少,支柱产业发展层级低,创新发展能力相对不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存在行业恶性竞争,阻碍了灯饰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品牌建设相对滞后,总体品牌构建处于初级阶段等。

成绩带来期待,短板呼唤改变。围绕当前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横栏“今后怎么办”的议题,摆在了台面上。

今后怎么办:

明确三年“1255”发展目标方向

今年1月底,横栏镇先后召开党代会和第十七届人大第七次会议,立足新发展阶段,高标准、全方位谋划提出今后三年“1255”发展目标方向。

从现实环境出发,未来三年,是2024年深中通道通车和2027年深江铁路通车、中山西站建成两大历史机遇;从区域发展考量,横栏镇将迎来深中一体化和湾区高铁时代相叠加的重要节点。

在这个时间点上,横栏提出针对未来三年清晰具体的发展目标,正当其时。

在“1255”发展目标方向中,“1”是确定奋力把横栏建设成为更加活力、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的中山西现代化湾区名镇的一个总的发展方向目标。

“中山西”是横栏区位,强调立足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向东看齐、向湾图强,只有充分“东承”,才能更好“西接”;“现代化”意味着横栏要深度融入深中“六个一体化”,在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规划方面对标深圳,而首要的是改革思维和思想认识要与深圳同步;“湾区名镇”则是基于横栏已经在人文历史、交通区位、照明灯饰和花木产业以及西江文旅资源等方面的基础和知名度,进一步打响知名度的努力方向。

“2”是指聚焦城镇形象面貌和传统特色产业两个方面突围破局,加快实现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和传统产业升级换代融合发展。

“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李翔宇表示,横栏镇要结合本地发展特征和产业基础,持续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以更大力度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为高质量发展蓄积源源不断的动能支撑、行动方案。

横栏镇党委书记李翔宇。

两个“5”是指通过产城空间重塑、城镇面貌重塑、产业结构重塑、社会治理重塑、人力资源重塑“5个重塑”,着力将横栏打造成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城乡干净整洁有序、产业基础扎实雄厚、社会平安和谐善治、人才集聚活力持续的有特色、有品位、有吸引力的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湾区名镇。

去年,横栏镇被省明确为中山的8个中心镇之一。以“1255”发展目标方向提纲挈领,横栏镇必须用扎实工作、具体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今年怎么干:

扎实开展“六个行动年”

千头万绪,都要落实到行动上。今年怎么干,是横栏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大会向企业家交的“底”。

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横栏镇向在场企业代表发布并解读了三份文件:《横栏镇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横栏镇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六条(草案)》《横栏镇产品质量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

这是横栏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引领和产品质量提升打响的三场攻坚战。而从全镇出发,横栏提出,扎实开展好“六个行动年”:

开展“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年”,全面打响城镇面貌提升攻坚战,优化镇域布局,以中山西站枢纽站场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站、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

开展“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年”,全面夯牢筑实制造业家底,坚持“平台+项目”,坚决完成拆除整理1100亩的目标任务,用“工改”来推行亿元企业安家计划,开展10亿元企业培育计划,全力实施数智赋能行动,今年力争实现工业技改投资增速45%以上;

开展“强镇兴村富民行动年”,全速推动镇属企业改革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中国花木之乡”品牌,推动花木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办好“国字号”盛会,打造2025年中山市迎春花市,持续擦亮产业品牌;

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年”,全面加快补齐各项民生短板,抓好提升营商环境核心要素,不断完善文体设施,建设体育公园,筹划举办“西江半马”等文体活动,让广大群众在横栏的生活更加充实丰富;

开展“社会治理提升行动年”,落实矛盾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全面筑牢公共安全防线;

开展“强化队伍建设行动年”,全力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实施强心聚力工程,让全镇党员群众、企业家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镇中心工作上来。

中开高速横栏段。

李翔宇向企业家建议,要练好内功,增强企业自身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无论体量大小都要视创新为“生命线”;要抱团发展,增强照明灯饰和花木产业发展的合力,建基地、拓订单、抓规范、扩市场、打品牌,将横栏产品做好,把产品知名度打好;回馈社会,全方面参与“百千万工程”,增强横栏的整体营商环境;招才引智,为横栏后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共同把横栏建设得更加美丽,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展望未来,“一铁三高四快”,是“中山西部交通枢纽镇”面向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全新构想;“八方通衢”,成为“中国花木之乡”“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面向全国大市场的商贸坦途。物流、人流汇聚,资金流、信息流奔腾,横栏镇正在成为一片“希望的田野”。

南方+记者 廖瀚

通讯员 林倩袁

编辑 王浩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