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引发战争韧性质变,无人作战平台成制胜“王牌”

南方防务智库
+订阅

南方防务智库特约研究员赵雅丹

责任编辑 | 姚忆江

每次军事科技革新和新武器的出现,都会引发军事变革,并对战争韧性产生影响。随着智能武器的应用,战争进入了数智时代。智能化的无人作战平台具有精确打击能力,改变了战场生存能力,从而改变了“韧性”。

由于无人作战平台使战场环境更加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战争发展也更快速、更迅猛。那些没有或缺乏反制无人作战平台的军队,可能会面临相持不下或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士兵缺少安全感和必胜的信心,军队士气低落,进而缺乏韧性。

当地时间2024年1月24日,以色列士兵在与加沙地带接壤的田野上发射无人机。(视觉中国/图)

2023年12月31日,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报道称,德国联邦国防军少将克里斯蒂安·弗洛伊丁表示,军方在审视乌克兰战争时,起初并未意识到俄罗斯具备一些能力,德国低估了俄罗斯的战争韧性。

“韧性”这个英文词汇的最直接含义是恢复或弹回,即事物在受到干扰后恢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在更广泛的社会-生态系统层面,“韧性”强调的是在面对干扰或挑战时,不仅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还能变得更强大、更有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在2023年持续的俄乌冲突和中东冲突中,无人作战平台的发展,颠覆性地改变了军队的战场生存能力、人海“战术”、非对称优势等。

智能武器改变战场生存能力

在国防战略中,韧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战争中,军事行动常常面临复杂、不确定和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可能会遭受战斗损失或士气低落,因此军队需要具备韧性来应对各种挑战和打击,快速恢复。韧性的概念在军事领域中强调了适应性、弹性和持久力,以确保国家在面对敌对行动或困难时能够持续执行任务并保持战略地位。

每次军事科技革新和新武器的出现,都会引发军事变革,并对战争韧性产生影响。例如,马克沁机枪的问世,降低了依赖大量骑兵的国家的韧性。在机枪面前,骑兵即使付出巨大伤亡也难以冲破敌人防线。此外,从恢复角度看,马匹和骑兵的补充效率较低,需要长时间培养和训练,以及大量后勤支持。相比之下,机械化生产的机枪和弹药补充效率更高。

战争韧性包含着战场生存能力、战争成本等内部要素。通过提高战场生存能力、控制战争成本和增强战争动员能力,一个国家或组织可以提高其在战争中的韧性,更好地应对各种战争挑战。

随着智能武器的应用,战争进入了数智时代。俄乌冲突、不断升级的巴以冲突和胡塞武装封锁红海,表明战争韧性的内部要素正在发生改变。

数智化作战平台战场生存力和战争韧性正相关。

战场生存能力是指军队在战争环境中生存并继续执行任务的能力,而韧性则是指军队在面对压力、挑战和逆境时能够坚持、适应和恢复的能力。战场生存能力和韧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首先,智能化的无人作战平台具有精确打击能力,改变了战场生存能力,从而改变了“韧性”。

在工业时代,由于精准度很低(大约1%的杀伤概率),拥有更多武器和弹药的一方获胜可能性更大。然而,智能化无人作战平台具有高度的精确打击能力和持久性。拥有无人作战平台的一方,能够以更少的武器弹药获得更高的杀伤率,而更多的非信息化、缺乏精度的武器和弹药,将成为战争中的负资产,战场生存能力大幅下降。因此,拥有并能够有效运用无人作战平台的国家或组织,在战争中可能具有更高的战争韧性。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了“阿克萨洪水”军事行动,既利用“ZOUARI”固定翼无人机实施侦察,还利用巡飞弹(自杀式无人机)、改装民用多旋翼无人机携带爆炸物袭击加沙边境哨卡、遥控武器站和梅卡瓦主战坦克。在新武器和新战术的加持下,造成了以色列1200余人的史上最严重伤亡,以色列金身不败的神话被打破。

越来越多的中东非国家行为体认为,可以凭借无人作战平台与之一战,“抵抗之弧”主动攻击的频次在增加,以色列和美国依靠传统军事力量实施的威慑在“丧失光环”。

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美方可能无法全力“重返印太”,不得不重新加大中东的军事投入,以维持期望的均势。

同样,计算战争结果逻辑也改变了。在无人作战平台带来高精准度的时代,不再是比较双方军事力量的多寡计算战争结果,而是要比较双方军事力量的战场生存能力,或第一波攻击实施后的双方军事力量剩余的数量和能力。

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时,全世界都以为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毕竟俄罗斯是老牌军事强国,拥有数倍于乌克兰的常规军事力量和核武器。没想到开战首日,围绕安东诺夫机场的争夺战中,乌克兰在无人机的引导、校射下,用“龙卷风”火箭炮对机场进行了炮击,还使用精确制导的便携式导弹击落俄军直升机。这迫使俄军准备空降大部队夺取基辅的几十架伊尔-76只能取消行动,奇袭失败。

据“Oryx”网站称,从2022年2月24日到5月26日,“毒刺”等便携防空导弹使俄军至少损失了42架直升机;到2022年4月中旬,俄罗斯已损失了超过460辆坦克和2000辆装甲车辆。俄方巨大的战损和俄乌冲突进入相持是全世界都始料未及的。

其次,无人作战平台的隐蔽性和机动性,对对手的防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较高的战场生存能力,意味着军队能够有效地抵御敌方攻击、保护自身和作战资源,并在战斗中保持相对的完整性和活动能力。

小国和非国家行为体的无人作战平台,多为具备一定精确打击能力的小型无人机。此类无人机低空飞行和近距离发射时,具备较高的机动性和隐蔽性,特别适合突袭行动。这对对方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和指挥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少了对方对作战意图的察觉和反应时间。同样,无人作战平台可能会增加战争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战争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分散化。

对于一个国家的固定点位的大规模部队集结来说,面临的生存问题确实会更加严峻。2023年夏季,乌克兰在北约预警机、侦察机、无人机和卫星的协助下,出动大量无人艇袭击俄罗斯黑海舰队,并摧毁了基洛级潜艇,逼得俄罗斯黑海舰队从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母港撤退到黑海东岸,将克里米亚暴露出来。

再次,无人作战平台在心理上的影响远大于实际战果。

这种心理效果可以改变战争的韧性,包括士兵和指挥官的心理素质、意志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组织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由于无人作战平台使战场环境更加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战争发展得更快速、更迅猛。那些没有或缺乏反制无人作战平台的军队可能会面临相持不下或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士兵缺少安全感和必胜的信心,军队士气低落,进而缺乏韧性。乌克兰利用无人机搜索出隐蔽在战壕或草丛里的俄军士兵,然后投弹打击,造成物理上杀伤,并制造出“恐惧无时不在”的心理杀伤效果。

当地时间2023年9月22日,遭导弹袭击后的塞瓦斯托波尔市。当日,一枚导弹袭击了位于该市的俄罗斯黑海舰队总部。(视觉中国/图)

人和战争韧性的相关性不断下降

战争成本是指进行战争所需的资源、资金和人力投入,如军费开支、武器装备的采购和维护、士兵的训练和补给等。高昂的战争成本可能会对军队的资源供给和维持产生压力,限制其在战争中的行动能力和持久力。如果军队无法承担战争所需的成本,可能会导致物资短缺、训练不足和人员流失等问题,就会削弱其韧性和战斗力。

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战争成本越低,就越容易从战损中恢复,可以更长时间地维持军事行动,并承受更大的战争压力,因此具备更高的战争韧性。

在非智能时代,人的韧性是战争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一直通过人海战术弥补武器性能和组织的不足。传统的人海战术主要依赖于数量优势和集体行动,通常用于压倒敌人的防御力量或消耗敌人的资源。

随着武器性能的提升,需要更多的人来平衡战场火力的不足,因此,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直至二战时的总体战。然而,在高科技战争中,先进的武器系统和技术使敌方的火力更加准确和致命,从而削弱了人海战术的有效性。

此外,在非智能时代,人的决策能力是高于武器系统的。人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并通过灵活的战术和策略来实现战斗目标。但是在数智化时代,建立在人工智能基础上的无人武器能够自主导航、自动校准、自主寻的;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也能在更强大的战场感知能力基础上更快进行战场决策和信息传递。人作为战术决策者的优势丧失。

于是,人不能再被当做低成本高效能的战争因素而使用——成本也许还是很低,但是效能已经落后于智能化武器。人和战争韧性的相关性不断下降。

“小财大用”

现代高科技战争中,大国在制空权、制太空权、制信息权、精确制导和人工智能武器的相关研发上,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都是为了确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非对称优势,提升自己的战争韧性。而在实践中,智能的无人作战平台更有性价比。

小国正在另辟蹊径,通过小型无人作战平台提升着自己的战争韧性。

新的战争思路已经显现:通过无人作战平台消耗敌方的武器,以小博大打经济消耗战,消耗得起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因此,经济的持久性对战争韧性愈加重要。

俄乌冲突中,乌克兰用千元美金级别的“低慢小”型无人机攻击俄罗斯的千万美元级别的防空设备、电子战设备,用600美元的澳大利亚制Corvo PPDS纸板无人机改造成巡飞弹消耗俄防空武器;用一枚7.8万美元的美制“标枪”反坦克导弹(每个发射器的成本约为10万美元),摧毁俄罗斯370万美元的“阿玛塔”坦克或120万美元的T-72坦克。甚至,用加装精确导引套件(PGK)的榴弹炮炮兵连,在无人机的支持下,以齐射方式能在几分钟内摧毁数十辆坦克和装甲车——用百万以内成本,摧毁千万级别的坦克和装甲车。

因此,俄乌战场成了“销金窟”,俄罗斯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俄罗斯原本只计划将预算的17.1%用于国防。而据路透社报道,2023年1月至6月,俄罗斯的国防开支已达到5.59万亿卢布,比原定的全年国防预算4.98万亿卢布超出了12%,占同期财政总支出14.97万亿卢布的37.3%。

2023年10月至今,也门胡塞武装多次发射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巡飞弹)。虽然美国海军进行了拦截,但是拦截行为的成本是高昂的。胡塞武装部署的自杀式无人机最多花费2000美元,能够有效拦截的“标准导弹-2”(Standard Missile-2),每枚造价210万美元。

对美国来说,无论拦截与否均是一种消耗。五角大楼官员担心,美国在红海打击也门胡塞武装无人机和导弹袭击的成本越来越高。

在无人作战平台大量、持续或断断续续使用的情况下,西方近几年在国家安全战略评估报告中提到的“复原能力”或“恢复能力”将更为艰难。

放眼全球,俄乌冲突、中东冲突如果持续下去,美国的战争经费和军援支出将会越来越多,对美国的经济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美国在国内不能加税的条件下,只能依靠发放美债和在全球实施经济、金融掠夺。

英国的衰落,正源于“经济、军事互为支撑”局面的破局。政府没钱,不能加税,在其打仗屡战屡胜情况下,能以比对手更低的利率借债,享有更低的战争成本,而战胜也保证了还款能力。英国在美国的帮助下,在一战中取得最终胜利,但不再是最大的债权国。二战时期,英国只能靠《租借法案》和欠美国和加拿大的债务支撑其战争成本。可是这些债务直到2006年才还清,足足60年。现在历史会重现吗?

本期编辑:王航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