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2024至25年度财政预算案,主题为坚定信心、抓紧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他指,国家稳步发展为香港提供坚实支持,香港“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高度国际化的特点将吸引更多人才、资金和企业汇聚,他对香港发展充满信心。
吸引企业、资金、人才
特区政府会全方位推出政策措施,吸引重点企业、开拓资金新来源、汇聚人才,扩大经济容量,增强发展动力。
物业、股票市场
为令香港复苏增添有利条件,即日起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
同时亦会全速落实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多项建议,包括目标在今年中落实建立库存回购股份机制、在恶劣天气下维持市场运作等。
协助中小企
考虑到经济复苏力度尚需巩固及市场变化,特区政府将透过不同措施,协助中小企应对资金周转、开拓市场,以及加速升级转型。
打造香港品牌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中西文化荟萃的国际都会,特区政府会推动举办不同范畴的盛事活动和主题式年会,打造香港作为营商及旅游首选目的地的品牌。
支援市民和企业
部分行业和市民仍面对经济压力,特区政府因应今年财政状况作出支援,推出宽减差饷、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利得税,以及发放额外半个月综援标准金额、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或伤残津贴。
绿色金融、航运、航空
全球各经济体绿色转型过程正带来庞大商机和融资需要,并形成丰富产业羣。特区政府推出一连串措施,引领香港朝着国际绿色金融中心、航运绿色能源加注中心及将香港国际机场打造为“绿色机场”的方向迈进。
绿色城市
随着可持续燃料、节能减排等产品推陈出新,特区政府会继续支持公私营机构进一步利用可再生能源,鼓励更广泛使用电动车,助力香港迈向碳中和。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特区政府会就构建数据交易生态作深入研究,并推动数字金融及数据跨境流动,以及拨款建立企业版“智方便”等。
创新科技
为引领香港稳步实现国际创科中心的愿景,特区政府将继续投放大量资源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科技、新型工业发展等多方面,提升创科基建及研究能力等。
金融
为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量”与“质”的优势,特区政府会发行700亿元零售债券,积极推动引入股票大宗交易、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深化大湾区金融合作,使各个金融领域发展更蓬勃。
贸易、知识产权贸易
为把握国际贸易格局转变带来的机遇,香港目标是构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并协助商界拓展新兴市场。此外,为鼓励企业投放科研资源,并利用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商品化交易,特区政府会就“专利盒”税务优惠提交立法建议。
航运、航空
为巩固和提升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特区政府继续发展高增值海运服务,并展开进一步优化航运业税务优惠的研究。同时,为配合国家“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会加强与相关国家的航空服务联系,扩大航空网络。
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香港拥有健全法律制度及优质法律人才,“国际调解院”总部将设在香港,是首个在港设立总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此外,特区政府会尽快公布《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以勾划发展高质量文化艺术及创意产业的愿景和具体措施。
培育人才
人才是支撑经济和各行各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特区政府积极引进各地人才的同时,继续推展多个不同行业的人才培训计划,充实本地专才库。
土地及房屋
预计全年潜在土地供应可兴建约1万5千个单位,未来5年已准备可兴建不少于8万个私营房屋单位的土地。
此外,已觅得土地以满足未来10年30万8千个公营房屋单位的供应目标。私营房屋供应方面,今年起计的5年内,私人住宅单位每年平均落成量超过1万9千个。
运输基建
《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的铁路及主要干道项目正有序推展,今年内会就东九龙、启德和洪水桥/厦村智能绿色集体运输系统邀请意向书。
此外,特区政府会于今年内成立建筑研发及测试中心,推动行业加强创新应用。
医疗卫生
特区政府将持续投放大量资源,保护公众健康、做好基层医疗工作,并提升医疗服务质素和促进医疗产业发展,如中医药发展。
同时将每支烟税款调高8角,并按同等比例提高其他烟草产品税率。
关爱共融
特区政府透过一系列措施,推展青年发展、关顾长者、支援残疾人士及在职家庭育儿。
综合账目
2024/25年度特区政府整体开支将上升至7,769亿元,总收入预计为6,330亿元,财政储备预计为6,851亿元。
公共财政
特区政府正落实一套全面财政整合计划,以节流为重点,控制经营开支增长,并以务实态度增加部分收入,力求数年内回复收支平衡,但仍会照顾市民需要,持续投入资源提供及改善公共服务。
财政预算案全文,请参阅:
www.budget.gov.hk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