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深江铁路深莞隧道(西段)“鲲鹏号”盾构机刀盘顺利下井,并完成与盾体组装。按照计划,盾构机将于4月中旬启动盾构始发,从东莞滨海湾向深圳宝安区方向掘进。
深莞隧道(西段)全长15.3公里,属深江铁路控制性工程、全线7项重难点工程之一。其中,深江铁路7标段盾构由中铁十一局建设施工,隧道全长3.84千米、直径13米,属于大直径单洞双线隧道,与既有广深沿江高速呈东西平行走向。
上午十时,在650吨吊机的配合下,重达330吨的盾构机刀盘缓缓从地面吊起,完成翻身动作,准确运至预定安装位置,缓缓下井,组装到盾体最前端,为盾构机添上“开山利器”。
该刀盘涂装以寓意力量和豪迈的“鲲鹏”为原型,以红黄配色为基调,翼展九天、羽翎璀璨,象征着深圳、东莞两地发展扶摇直上、前途无量。
据介绍,这是目前国内复合地层隧道施工中直径最大的土压平衡盾构机,整机总长127米,最大开挖直径为13.24米,总重3350吨,装机总功率达9200千瓦。
“这段盾构隧道将穿越茅洲河、深圳外环高速公路、工厂区、海上田园旅游风景区等,所经区域地层复杂,岩层与土层分布软硬不均,施工难度大、风险高,这台盾构机能够有效应对这种地质的挖掘。” 项目盾构技术室主任胡仲介绍,这台盾构机最快一天能够掘进8至10米,3.84千米的隧道计划开挖两年半。
从去年11月刀盘拼装焊接,到春节前盾构机台车下井安装,再到如今顺利刀盘下井组装,深江铁路7标项目抢抓工期、紧密衔接各项工序,成为深江铁路后开段中首个盾构机刀盘下井的标段,同时也是节后复工复产以来,全线重难点工程首个取得节点突破的标段。
深莞隧道(西段)7标段工作井位于滨海湾科兴科学园旁
刀盘下井是整个盾构机组装过程中难度最大、危险系数最高的一项工序。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特邀内外部盾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经验交流,落实各项安全技术交底,最终顺利完成刀盘下井任务。
接下来,项目将加快推进管线连接、各系统空载试验和整机联调联试等工作,确保盾构机始发节点如期推进。
深江铁路不仅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跨江城际通道。线路起自从深圳枢纽西丽站引出,经深圳宝安、东莞滨海湾、广州南沙、中山至江门。其中,东莞段全长约13.5公里,大部分线路位于滨海湾新区交椅湾和沙角半岛,并在沙角半岛新建高架车站——滨海湾站。
滨海湾站效果图
该项目建成后,“轨道上的大湾区”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将照进现实,还将实现广东省沿海高铁主通道全线拉通,直接带动粤东、粤西与珠三角的区域协调发展,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硬联通”支撑。
【撰文】吴碧彤 郭文君
【通讯员】中铁十一局 闵辉
【图片】滨海湾宣黄生 黄荣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