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救助站创新引入祖籍分析法帮受助人平安回家

汕头政法
+订阅

近日,一位走失的老年妇女被民警送到市救助站,由于其有智力障碍,救助站工作人员就通过网上为她寻亲,并在当天傍晚帮她找到了家人。事实上,近期,市救助站积极开拓渠道,为受助人员寻亲,让不少受助人员成功回家。

2月19日下午2点左右,一名行动不便的老年妇女被民警送进了市救助站大厅。

市救助站业务股负责人许键说:“老人来到救助站的时候,身上的衣服和衣服比较脏,状态比较差,呈现一个疲倦嗜睡的状态。当时,派出所的民警未能查到她的身份,基于她的身体情况和精神状况,我们也报了120,医务人员在现场为她做身体检查,确认身体无碍。”

救助站随后将这名老人收入救助站,并为她展开寻亲工作。很快,有好消息传来。

市救助站寻亲工作人员张泽沛说:“我们马上将受助人员的相片发给合作单位王曙寻亲工作室进行比对,确认是安徽人后,又请给安徽淮南当地的救助站开展协查,了解到她是刚来汕头探亲不久,因人生地不熟走失,而且家人就在汕头打工。随后,我们联系上她的儿子,让他过来接母亲回家。”

为更有效地帮助走失者寻找亲人,市救助站积极开拓寻亲渠道,创新引入祖籍分析法,通过锁定个体祖籍归属区域,缩小寻亲范围。上个月,市救助站就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先后两次对3年多前救助的男子利某龙开展祖籍比对,最终找到他的亲人。

“根据线索,我们在河源市当地找到了他的哥哥,了解到原来利某龙因生理缺陷,自小就无法讲话,21岁那年和家人外出走失,至今已整整失联21年。”张泽沛说。

1月31日上午,利某龙的胞兄带着父亲、叔父等5人从河源赶到汕头,从市救助站将利某龙接回家团圆。

截至今年春节前,市救助站已运用祖籍分析法寻亲方式,先后成功帮助9名长期滞留的受助人员确认身份,其中7名已顺利返乡,2名待协调后送返。

来源:汕头橄榄台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