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绿增绿护绿,陆河河田镇充实绿色“家底”

南方+ 记者

今年以来,陆河河田镇动员全镇上下早动手、早安排,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迅速掀起春季造林绿化“大干一场”的热潮,进一步扩大和巩固绿美陆河生态建设成果。

绘绿先行,让“一片绿”变成“全镇美”

河田镇切实按照“七大行动”的具体部署和市2024年1号林长令具体要求,编制完成“一村一图、一镇一册”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实行挂图作战,因地制宜做好各村(社区)绿化美化规划,形成一张“乡村绿化规划示意图”,明确绿化面积、绿化长度、树种和种植数量,把科学绿化贯穿于选种、植绿、养育、管护全过程,优化树木和花草数量种类结构,让全镇“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将绿化和美化协同起来,不断提升绿化品质和美化颜值,累计排查出绿化树木需求量3661棵。

同时,采取“政府投入撬动、社会力量为主、全民广泛参与”的方式,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认捐认种活动,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人均认捐十棵树”;利用春节假期召开乡贤座谈会,大力发动外出乡贤、企业家、流动党员等热心人士采取认捐认种方式投身绿美生态建设,目前全镇已投入认捐资金85万元。

此外,通过“爱汕尾 我助力”认捐认种微信小程序,鼓动更多社会力量认捐认种,将建设绿美河田的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

增绿随行,让“愿景美”变成“实景美”

河田镇发出《凝聚党群合力 共建绿美河田》倡议书,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绿美生态建设。

首先,通过开展道路绿化不露土活动。对县城主干道沿线进行绿化补植或新造,在环北休闲建设服务带重点路段两旁增种秋枫等绿植,在环东路段沿线增加绿植密度,打造绿美通道。围绕“四好农村路”,开展“五边四旁”植绿活动,坚持非硬即绿、应绿尽绿。

其次,开展村庄绿化美化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开展乡村绿化志愿服务等活动,进村入户做好宣传动员,党员干部带头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带动邻里乡亲在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树木,推进乡村绿化、庭院美化,筑牢“绿色围墙”,打造“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亮丽风景。

最后,开展植树造林系列活动。镇村干部纷纷投身到绿美河田“大干一场”热潮中来,带动父老乡亲、妇女儿童共同参与到植树活动,党员干部示范带头开展“植新绿、树先锋”活动栽下“党员林”,妇女群众共植“巾帼林”,民兵和应征青年种下“从军树”,老人小孩同栽“幸福树”,社会各界热心群众积极参与,争做绿美河田的支持者、实践者、守护者。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镇共种植秋枫、桂花、紫荆、凤凰、龙眼、荔枝等树2088棵。

护绿伴行,让“要我管”变成“我要管”

河田镇高度重视植绿后期管护,坚持一盘棋谋划,将护绿行动融入绿美河田建设大局,实行“镇村户三级齐抓共管”,建立起“镇主导、村主抓、户主体”工作机制和“驻队领导包村、驻队干部包片、村干部包户”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以网格为单位,建立管护长效机制。

上径村充分动员保洁员队伍加入护绿行动,将全村绿植按照自然村片区划分,把浇灌、施肥、修剪、防护等养护管理责任明确到人,对管护得当的保洁员发放“护绿津贴”,全面落实绿化管护责任。

布金村采取“村民登记预约数量—村集体统一购买树苗—村民自行种养管护”的房前屋后植绿模式,以“送苗上门”推动每位屋主承担起房前屋后绿化栽种和管护责任,从挖坑、栽植、浇水等各个环节严格标准、强化监管,彻底解决“重栽轻管”“年年种树不见树”“村栽的树我不管”现象,实现“我栽的树我负责”,确保种得上、管得活、保得住,切实提高树苗成活率。

接下来,河田镇将继续坚持将绿美陆河生态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号召乡贤企业家、党员干部、教师学生、青年志愿者等认捐认种,全面掀起植树造林和镇村绿化美化“大干一场”的热潮,打造绿树成荫、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

南方+记者 彭骏

通讯员 罗启迪

编辑 李恺莉
校对 梁飞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