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9073”指什么吗?
2021年,国家卫健委召开的发布会透露,中国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家庭成为老年人养老的主场景。
然而,对于居家养老的老人而言,健康状态如何监测?跌倒了如何及时求援?生活质量如何得到保障?在老年人口日趋庞大的当下,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作为解决方案引入养老产业,衍生出各类智能产品。在东莞,元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元生智能”)以硬科技创业者身份入局,搅动智能化养老的一江春水。
纸质模型带来的第一桶金
元生智能是一家专注于65岁以上老人居家养老场景延伸产品研发的企业,自2022年创立以来,不乏创投机构对之“抛绣球”。谈起第一笔投资,公司创始人邓龙生记忆尤深,“当时我们的产品尚未量产,我带着自制的纸质模型和PPT去到投资人面前,拿到了第一笔天使投资。”
如今,这一纸质模型依然留在元生智能的办公室内,它由数块纸板拼接而成,纸板上用马克笔勾勒出开关、接听键、摄像头的标志,看起来粗糙而富有想象力。为何仅凭模型便能赢得投资?邓元生认为这与银发经济兴起和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成熟关系颇大。
雷达是一种常见的定位器,近年来,毫米波雷达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汽车的测距系统上,在L2.5以上的自动驾驶系统中,毫米波雷达基本成了标配。在更广阔的商用领域,毫米波雷达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居家养老监测便是其中之一。
独居老人在家的状况如何监测?目前,市场上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主要依靠视觉,通过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录像,来判断情况;另一种则是通过手环、睡眠带等可穿戴设备,监测老人的身体情况。两种路线各有局限性,摄像头常面临隐私难题,可穿戴设备一旦脱下便失效,难以做到全天候监测。
更舒适、保护隐私、同时捕捉多种健康数据和身体姿势,是毫米波雷达相对于前两种技术路线的优势。
南方+记者看到,将元生智能的产品置于室内,人们的心率、呼吸、身体姿势等一系列健康数据跃然于手机屏幕上,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系统将自动拨打联系人电话,邓元生透露,未来产品将接入当地急救中心,实现紧急呼救。
“我们的产品尚在理念阶段时就受到投资人的青睐,近期,我们获得了千万元天使轮融资。”邓元生表示,本轮融资由上市公司、国内AI四小龙云从科技战略领投,松山湖天使基金、广东省科学院珠海产研院、老股东星火教育创始人、老股东清荣创投跟投。融资将用于产品生产、技术研发与迭代、市场营销推广以及新产品研发。
用科技温暖银发时光
目前,元生智能旗下独立品牌“亲鹿”已推出两款产品,分别是:X1健康陪护机器和S3智能AI看护机。值得一提的是,元生智能不断优化产品的“适老性”,让每一位65岁老人能无障碍使用产品。
邓元生表示:“在做市场调研的时候,我们发现国内很多65岁老人家中没有接入互联网,他们用的多是没有上网功能的‘老人机’。”针对这一现状,X1、S3与移动通讯公司进行入网准许合作,即使家中没有wifi,也能畅享互联网。
除此之外,元生智能还对产品的娱乐性进行优化,满足智能音响、智能电话等各种功能,让老人更安全的同时享受更多娱乐生活。
“我们的理念是:用科技温暖每一段银发时光。当前,家用毫米波雷达产品的市场推广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巨大的拓展空间,我们将通过继续提升技术、降低成本等方式,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邓龙生说。
【采写】南方+记者 唐卓
【设计】郑家琪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