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拱北海关举办2024年新春座谈会,邀请粤港澳社会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商推动粤港澳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大计。
会议通报拱北海关2023年工作情况、2024年工作计划,有关负责人认真听取与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予以现场回应,并后续跟进。
拱北海关关长詹少彤介绍,2024年,拱北海关将围绕海关总署党委明确的“1+2+7”重点工作任务,即:“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一条主线,切实履行“守国门、促发展”两大职责使命,着力推进智慧海关方案体系落地见效、“智关强国”行动提质增效等七方面工作,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全力以赴服务粤港澳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全面助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助力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力促港珠澳大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贸新通道,持续优化“两车北上”海关监管服务,配合推动“粤车南下”政策制定和落地实施。主动对接珠海市委“1313”思路举措和中山发展战略,助推珠澳港联动形成具有更强辐射服务和龙头带动作用的都市圈,助力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
全力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对接香港“八个中心”和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积极响应“三地一锁”合作设想,探索粤港澳三地海关分段协同监管。深入研究粤港澳物流园与大桥口岸联动监管模式,密切与香港海关等部门执法合作。做好迎接澳门回归25周年涉及海关相关工作,落实内地与澳门“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便利措施安排,积极助力中医药大健康、高新技术、会展商贸等重点产业发展。持续深化冰鲜水产品、供澳食用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监管合作、口岸跨境执法协作、“一单两报”功能建设。
全面助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发展。全力支持和服务合作区高质量完成封关运行。围绕“‘一线’基本放开,‘二线’管住管好而不能管死,区内实现最大限度自由”,深化“五位一体”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大力推进合作区智慧海关建设,积极打造“分线管理”制度样板间。主动对接“四新”产业、新家园建设发展,推动完善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聚焦琴澳民生福祉,细化落实便利措施,力争为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澳门居民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和制度空间。
全面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以智慧海关建设为契机,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开创更优监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严打私关区工作新局面。主动对接和探索“湾区标准”,提升海关开放监管能力,推动企业分类、风险分级、管理分层,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口岸营商环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展“一链一策”“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全力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贸易强国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多元稳定国际经贸关系,树立“可亲、可敬、可靠”海关形象。
据悉,这是拱北海关自2012年以来第10年举办新春座谈会。
【数读】
2023年全年拱北海关监管进出口货物1.55亿吨,增长11.7%;监管运输工具782.8万辆(艘)次,增长94.8%;验放进出境人员1.65亿人次,增长69.2%。查办各类走私违法案件19227起,案值52.3亿元。检出各类传染病1275例,截获输入性病媒生物2785只,截获外来物种增长近6倍。
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拱北海关坚持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支持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助力打造区域性货物集散配送中心及多式联运新支点,实现“快进快出”“大进大出”“优进优出”“智进智出”,2023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值达2093.2亿元,客流、车流均得到明显提升。推动“澳车北上”“港车北上”等项目落地实施,2023年大桥口岸“两车北上”车辆突破139.5万辆次。
在支持合作区建设方面,拱北海关逐步构建风险、信用、分类、协同、智慧“五位一体”监管机制。开展41项创新改革,客货车“联合一站式”验放、跨境“单向查验、信息共享”等创新取得突破。
在服务外贸保稳提质方面,拱北海关深入400余家企业开展调研,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75项。开展关区特殊监管区域12项改革,助推高栏港综保区封关运作。着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出台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服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28+22”条措施,优化企业通关体验,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分别压缩超85%、95%。
在守护国门方面,拱北海关提高监管效能,创新“线上集审+线下集办”,进口危化品检验时间压缩40%。力促统一港珠澳大桥危险品管控标准,助力打造具有“一国两制”特色的“加强版”危险品综合治理体系。
【撰文】谢静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