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浮监管分局(下称“云浮监管分局”)全面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五篇大文章”,在助力云浮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金融新作为、新担当。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下同),云浮全市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5.40%,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一。2023年(下同)全市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34%,其中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8.03%,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一;赔付支出同比增长24.65%;累计提供风险保障同比增长38.22%。
做强科技金融
激活科创产业展“新力”
云浮监管分局联合云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原人行云浮市中心支行共同举办4场“2023年云浮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宣讲培训暨‘入园惠企’金融对接会”,进一步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据统计,辖内银行机构累计向68户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近9.8亿元,比年初增长52.25%;共向199户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21亿元,比年初增长14.26%,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分别增长31.45%、41.66%,有力支持云浮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同时,云浮监管分局引导辖内保险机构加快推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等不同场景的保障方案。如人保财险云浮市分公司推出关键研发设备保险、产品研发责任保险等灵活组合保障方案,为全市20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近29亿元。
做新绿色金融
打造绿美云浮生态建设“新引擎”
2023年以来,云浮监管分局引导辖内银行机构着手布局绿色金融,明确绿色发展战略、制定利率优惠政策,加大绿色信贷倾斜力度,当年末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71亿元,比年初增长66.22%,增量和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同时,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云浮市分行、云浮市金融工作局等部门提出了大力保障绿色矿山项目信贷需求等13项措施,助力云浮加强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全辖发放绿色矿山项目贷款余额近113亿元,比年初增长61.33%。引导辖内保险机构围绕绿色经济发展,聚焦“双碳”目标,不断丰富绿色保险供给,为企业提供超910万元环境污染责任风险保障。
做优普惠金融
深耕乡村振兴“责任田”
引导辖内银行机构着力提升县域存贷比水平,县域存贷比为76.26%,比2022年提高1.04个百分点。围绕“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涉农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21.09%,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两增”,贷款增速比年初提高6.51个百分点,户数比年初增加7713户。
同时,持续强化农险保障,提供风险保障金额同比增长11.54%,理赔支出同比增长63.56%,持续提升“三农”保险服务深度和广度,助推乡村振兴。
做精养老金融
加速拓展银发经济“新蓝海”
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加快发展养老金融,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并积极进企、进村、进社区开展个人养老金宣传活动。全市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超5600户,缴存金额近290万元。引导辖区人身险公司大力发展养老保险业务,寿险养老金原保险保费收入1.30亿元,养老金年金给付4279万元。
针对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持续优化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例如中国人寿云浮分公司积极推进“银龄安康行动”,为老年人提供意外伤害保险,统保全市60周岁以上老人近40万人。
做实数字金融
跑出数智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印发辖内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提升信息科技水平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指导辖内6家法人农银机构实现数据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等信息科技能力显著增强。
“我们鼓励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加快数字金融创新发展,优化融资服务机制,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云浮监管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2023年末投向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24.61%、74.28%。
同时,引导辖内保险机构在绿色、“三农”等重点领域不断丰富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数字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例如人保财险云浮市分公司自主开发的“粤农保”AI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可实现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农业地块“一张图”管理,形成“按图承保、按图理赔”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提升农险经营管理科技水平。
南方+记者 崔洪铭
通讯员 陈嘉婕 李雪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