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粤·自然这一年⑪:测绘地理信息创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智变”

广东自然资源
+订阅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卓粤·自然”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11项示范工程之一——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发展工程,立足“两支撑、两服务”工作要求,坚持“建、用、管”统筹融合,加快基础测绘转型升级发展,导航定位基准服务、基础测绘数据建设、实景三维广东建设、“粤政图”服务应用等实现创新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一、主要做法

01围绕数字中国建设要求,持续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保障

1、以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实施为抓手,强化基础测绘全省“一盘棋”

抓好省级基础测绘项目实施,积极构建“统筹规划、分级实施、资源共享”的全省基础测绘管理制度,统筹实景三维广东建设,建立省市协同工作机制,编制技术标准文件11个,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工作。目前,省级建设进展顺利,各市都已编制本级实施方案推进工作。

2、持续优化测绘时空基准体系,夯实时空信息定位基础“一张网”

构建国家级控制网点3.57万个(其中:平面控制点22827个,水准点12874个),建成225座基于北斗的全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深度基准模型精度优于5cm,居国内领先水平,率先开展“互联网+”发播服务和深度基准在线应用,无偿提供陆海一体、三维高精的基准服务。

3、丰富基础时空数据资源库,推进基础测绘转型升级

全省0.5米、1米和2米正射影像图分别实现年度、季度和月度更新并快速提供服务,完成全省2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及表面模型、1:1万数字线划图、地名地址及行政界线数据、公共地图数据库等年度更新,形成新一版的全省统一、全域、全要素的基础地理底图。

02围绕高质量发展需求,积极拓展测绘地理信息赋能应用

1、服务支撑自然资源管理

为自然资源管理17个业务系统、3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提供统一的时空信息基底服务和智能分析技术支持,助力实现“以图驱动、以数说话、三维一体”的高效审批;为调查监测、耕地保护、执法督查等业务提供月度监测分析报告服务,助力监测监管精准高效;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详细规划等工作提供实景三维数据支撑,满足精细化、立体化、智能化需求。

2、服务赋能政府管理决策

持续建设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不断提升“粤政图”服务效能。截至2023年11月底,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在数字政府“粤政图”平台发布597个地图产品,保障了省应急管理厅、省预防疾控中心、省公安厅等232个机关单位业务448个应用系统的运行,服务调用总量超过19亿次。响应省委省政府政务地图需求26次、394套(幅、册),编制政务工作用图60幅,更新《广东省地图集》23幅,编制《广东省自然资源图集》40幅,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实施联合测绘及“多测合一”超过8000宗,助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质增效。

3、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服务重大战略实施。加大标准地图、乡村地图和公众版地图供给,标准地图新增346幅,总数达到917幅,完成121个镇2426个行政村的“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为乡村日常管理、基层定位标图,提供基于手机的米级精度的北斗导航定位服务,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加强“空天地一体化”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通过多平台遥感装置从空、地、海维度获取多源遥感数据,为受灾地区开展救灾提供数据保障。持续开展涉密测绘成果社会化利用,为69个政企事业单位用于基础测绘专项、公共设施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提供4D成果、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LiDAR点云成果、地形三维模型、行政界线、地名地址等各类成果数据,其中包括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项目、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等25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为广东省能源、环保、电网、水利、机场、铁路、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持续建设“天地图·广东”,支撑应用系统2000余个,每年为企业节省开发费用超过1亿元。推广北斗系统行业应用与共建共享,提升导航定位基准信息公共服务效能,广东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为1359家企事业单位专网5900多个定位终端,年提供基准服务超600万次。

03围绕优化测绘营商环境,着力提升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管理与服务

按照“严、快、廉”做好测绘资质资格审核工作,持续推进测绘资质全程网上办理、测绘作业证公共服务“跨省通办”。组织全省4000多人次参加安全生产、资质管理和质量管控等培训,全面提升测绘管理水平。规范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测绘服务支持广州、深圳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截至2023年11月,完成15批次高级辅助驾驶电子地图审核工作,服务车辆超6万台。编制《广东省测绘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工作指南》,指导服务测绘行业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省测绘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广东省测绘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测绘资质单位1351家,较去年底增长了14%,地理信息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上市挂牌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11家企业入选2023年地理信息百强企业。

二、工作成效

1、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服务能力稳步增强,完成广东省 39 个年度省级基础测绘项目任务,建成225 座基于北斗的全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9网”,全省0.5米、1米和2米正射影像图分别实现年度、季度和月度更新并快速提供服务;建成全省2米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表面模型并实行时序化更新,制作近岸海域5米数字高程模型和水深模型约4.2万平方千米,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初有成效;完成测绘质量检查和安全生产监管421家,实施“多测合一”超8000宗,全省测绘资质单位 1351家,测绘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顺利完成涉密基础测绘成果的提供使用审批及地图审核事项全省贯通工作、实现全省一网通办,审核通过高德、华为等15批次高级辅助驾驶电子地图、服务车辆超6万台,提前一年率先完成测量标志普查任务,广东地理信息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上市挂牌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广东”)连续六年获得国家最高等次“五星级”。

2、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高质量推进,国土变更调查继续实行“调核建一体化”调查新模式,实现作业效率和质量“双提升”,作业模式已在全国全面推广应用;深入推进自然资源常态化监测,建立起3000 万级的广东省自然资源综合解译样本库,基本实现自然资源重点业务全覆盖监测,有效掌握耕地、建设用地等自然资源动态变化情况。

3、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完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和全省2022 年度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变更清查试点,指导广州、深圳完成首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机制试点。

4、智慧自然资源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决策参阅系统和全省统一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打造自然资源综合感知服务系统。

三、典型案例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

01主要做法措施

1、统筹整合全省基准站,积极推进基准站共建共享。建成225座基于北斗的全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先后与广东省气象、地震、交通、电力等行业的基准站共建共享、与邻省边界基准站衔接共享,无偿提供陆海一体、三维高精的基准公共服务,为全省卫星导航定位服务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

2、创新开展“广东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精化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研究广东省区域电离层延迟模型精化模型、基准站多路径误差模型,进一步提高广东省陆海测绘的实时定位精度,促进北斗特色服务的应用推广;创新开展“广东省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站建设”项目,设计研制一款基于国产板卡,完全独立接收北斗系统信号,可兼容其他卫星系统信号,拥有独立供电系统,建成数据安全、使用便捷的北斗高精度服务站,进一步提高GDCORS服务安全性;创新开展“基于国产自主移动操作系统的通用型设备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项目,开发了高精度定位APP,为北斗规模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02取得工作成效

1、服务经济实体提升经济效益。目前,GDCORS现为1300多家企事业单位、近10万测绘从业人员提供厘米级实时服务和毫米级数据后处理服务。2023年度,实时服务响应次数超过2.46亿次,服务效益超过3.6亿元。

2、服务社会民生提升治理效能。助力广东电网公司输电、变电、配电无人机自动巡检、输电杆塔地灾灾害监测等生产业务,广东电网自2023年北斗基准站联网共享以来,高精度定位服务月调用次数约1100万次;助力广东省地震局提高区域实时监测精度,更加高效地监测广东区域构造变形、研究区域构造动力环境变化等,为广东省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3、服务基层管理提升乡村振兴。将“基于国产自主移动操作系统的通用型设备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等科研成果,应用于乡村田长巡田、基层自然资源执法巡查等业务中,为定位标图等工作提供米级北斗导航定位服务和高精细地图服务,提高基层管理部门相关日常工作效能,更好地促进耕地保护、生态振兴。

“粤政图”平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服务

“粤政图”平台以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基底,支撑、建设和维护广东省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面向全省的政务服务需求和应用,采用统一的空间基准和数据规范,形成了全省统一的地理空间底数底板,提供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共享了覆盖全省范围的高精度矢量和影像底图、省市县镇村五级工作底图、土地、矿产、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地图产品,为自然资源、公安、工商、水利、生态环保、交通运输部门,基于地理空间的政务应用服务提供奠定了时效性好、内容丰富的数据基础。

01主要做法措施

1、强化地理空间数据治理相关标准规范,形成一套适用于全省地理空间数据生产、整合、共享的标准体系,为全省统一地理空间数据生产和共享应用奠定基础。

2、持续更新基础地理信息底图数据,包括全省矢量地图、全省0.2米、0.5米、1米分辨率影像地图、地名地址数据等,保障全省基础地理底图数据的全、新、准。

3、不断强化全省空间地理数据统筹力度,实现全省各级部门多类型、多专题、多尺度空间地理数据的统一汇集和共享应用,为全省政务数据“一张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02取得工作成效

依托“粤政图”为全省政务服务提供统一权威的地理空间数据底图,截至2023年11月底,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在“粤政图”提供的地图产品共597个(其中厅本级284个,地市313个,总占比62.84%),累计提供服务4152次(占比57.06%),服务调用总量19.465亿次,保障了省应急管理厅、省预防疾控中心、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等232个机关单位业务工作的开展,支撑广东省应急指挥决策辅助系统、广东省智慧化多点触发疾病防控预警系统、广东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等448个应用系统的运行,为城市公共管理、应急处理、公共服务以及科学决策等提供“一张图”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支持,促进跨部门的空间地理资源共享与应用,进一步拓展地理空间数据的应用领域,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地理信息服务,有效地支撑“数字政府”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