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佛冈汤塘,草木茂盛、树影婆娑,温泉池水氤氲的热气将周围的景色衬得宛如人间仙境,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住宿打卡。
不仅是温泉旅游业发展火热,从春天再出发的当前,汤塘大地到处高质量发展热气腾腾。2023年以来,汤塘镇积极响应省委“百千万工程”号召,在市委、县委的部署下,持续掀起“百千万工程”的热潮,全镇上下以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精气神,比学赶超,凝心聚力拼经济,抓发展,围绕“六个坚持”,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文旅融合等方面交出了亮眼的成绩。
2024年是推动“百千万工程”全面深化的关键之年,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再次吹响,汤塘镇立志以大镇担当,展重镇作为,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攀高比强、跨越赶超的劲头持续激活“镇能量”,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出新出彩注入新的动能,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头号工程”走深走实
“现在党群服务中心面貌焕然一新,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我们群众来办事方便多了。”随着第二十届竹山粉葛节开幕,全新的汤塘镇竹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公开亮相,获得村民、游客的一致点赞。
竹山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焕然一新是汤塘镇党建引领推动“头号工程”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汤塘镇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坚持以党建引领,找遵循、找规律、找思路、找方法,主动作为,推动“头号工程”走深走实。
汤塘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总指挥,镇长为第一副总指挥的“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下设6大专班,并根据职责分工和标准要求,出台有关工作方案,制定完善推进机制,基本建立起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百千万工程”指挥体系。
在此基础上,镇指挥部整理列举重点任务工作清单,制定汤塘镇年度“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挂图作战表,实行挂图作战,明确责任主体,紧盯目标任务,按照时间节点,全面攻坚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效推进、取得实效。
坚持规划先行,推动乡镇建设扩容提质
“终于不再担心下雨天了,以前我都要绕路走,现在方便多了。”目睹“泥路”变“坦途”,家住汤塘社区的黄阿姨把汤塘镇的美丽嬗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汤塘镇始终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镇村发展,打出空间规划战略引领“组合拳”,以持续拓展发展新空间。
抓准定位。汤塘镇依托广清接壤片区区位优势、“三园区”发展潜力,以及珍稀氡温泉、传统古村落等特色资源禀赋,制定“五高四美”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动汤塘镇中心镇做大做强。
因地制宜。该镇针对镇村资源禀赋不同,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以群众需求为本,完善居住、餐饮、交通、消费、休闲娱乐等方面基础设施,规划形成“一心一环、三区多节点”的全镇高质量发展空间蓝图,实现镇域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效。
整合资源。汤塘镇充分利用“文化旅游提质改造工程”和“全域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整治项目”两个专项债资金、驻镇帮扶资金,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和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试点等工作,开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风貌提升及历史文化保护四方面工作,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解决“百千万工程”实施“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筹、人往哪里聚”的核心问题,引导各类资源向典型培育工作汇聚。
坚持产业为重,塑造镇域经济发展新优势
推动金鲜美粮油等8家企业成功上规,全镇规模以上企业共40家,工业总产值达81.20亿元……2023年,汤塘镇交出工业发展的亮眼“答卷”。
昔日已展千重锦,今朝再进百尺竿。当前,汤塘镇更加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要靠科技创新、靠产业发展。2024年,汤塘镇以实为先、以干当头,进一步壮大工业产业,做优特色产业,激活新兴产业,不断塑造镇域经济发展新优势。
在新质生产力布局方面,汤塘将围绕广州开发区生物岛、科学城、知识城等区域产业延伸发展需求,按照“广州研发+广佛制造”“广州孵化+广佛加速”的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助力广佛(佛冈)产业园建成16多公里的园区路网,动工项目地块实现临时供电、临时供水、通信网络全覆盖,项目供地基本完成“七通一平”,大湾区生命科技园项目有序推进,合诚项目建设已顺利动工开挖。
在项目招引和服务方面,一方面,汤塘严格落实“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工作要求,成立重点项目工作组,15个重点项目挂图作战,落实主体责任,实行领导承包项目制度,组织镇村干部加快推进征地工作,为园区提供用地保障。另一方面,汤塘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规做精”工程,开展“小升规”政策宣传解读、入规辅导、跟踪服务,实施领导“一对多”联系企业制度,及时收集企业述求,优化营商环境,集中优质资源助力万兴、鑫统仕、日利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此外,汤塘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先后举办“田心青梅节”“霜降牛肉节”“竹山粉葛节”,同时围绕品种资源圃建设、新品种选育、品种权保护等进行优化品种培育服务,不断做强做优“特”产品。
加快打造融合旅游品牌,推动一产“接二连三”,目标形成以农产品产业为根,农产品文化为魂,文旅路线为桥的“进化农旅发展模式”,打造集温泉养生、民俗观赏、农耕文化体验、国学文化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样本。
坚持统筹协调,加强镇村服务一体化水平
近日,位于汤塘镇圩镇旁边的陂角桥头旁,一座崭新、亮眼的新地标——“莲花”灯塔广场基本建成,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欣赏,成为村民群众休闲锻炼的又一好去处。
近年来,汤塘以镇村联动为要,在做大做强中心镇的同时,以培育典型镇村为抓手,对标对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标准,严格按照“四个基础条件、七方面主要任务、八项负面清单”培育要求,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以“七个一”“七个和美”为抓手,聚焦美丽圩镇、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提标、公共服务提质,镇村建设服务一体化实现新突破。
其中,第一批典型村汤塘村围绕温泉、古树、古村落等特色优势,实施6大建设行动、18项建设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约为5826万元。目前,已开展汤塘泉眼广场工程、农房风貌微改造工程、村主要道路、巷道整治提升工程、古村落引水工程、古村落修旧如旧工程、风水塘周边绿美整治提升工程6个建设工程项目。第二批典型村计划培育四九村、石门村、竹山村、湴江村、田心村五个村,放大汤塘村典型培育乘数效应,实现从“一处美”到“全域美”。
坚持以人为本,升级完善镇村功能配套
走在人来人往的村道上,黄健敏的招呼就没停过。“阿姨要去哪儿?”“阿叔最近身体怎么样?”汤塘村村民都乐意与这位热情的网格员拉家常。在你来我往的聊天中,网格员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更新信息,让基层治理更加精准化、精细化。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汤塘镇把“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各领域,紧紧围绕人的感受、人的需求、人的发展,切实改善镇村末梢治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到见人见事、以事聚人、为民解忧,不断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
服务水平提升。汤塘镇创新“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组建26名专职、98名兼职网格巡查员,以“粤平安”平台为主抓手,实现网格事件有效闭环流转。同时,建立“1+N”执法网络体系,充分整合护林员、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力量,将监督、巡查、执法从镇延伸到村组。
宜居环境提质。对新兴路等4条交通要道开展雨污分流管铺设、道路黑底化改造,改扩建京港澳高速,设置自由摆卖区,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群众多样需求。创新“积分+人居环境常态化保洁机制”治理模式,引导村民主动积极参与,建立“督查考核+流动红黄旗+奖惩制度”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文化生活提能。汤塘镇升级改造汤塘镇文化站,对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汤塘社区新址,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依托“党建+团委+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社工”“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设计回应社区的普遍需求与个案需求的多元化服务。今年以来,针对社区的弱势群体组织各类日常服务与活动421场次,直接服务约2.5万人次,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坚持“绿美同行”,推动生态要素提档升级
挥锹铲土、扶苗填坑、夯实新土、提水浇灌……植树活动现场,汤塘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劲十足,齐心协力完成一道道工序,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一棵棵新栽下的树苗昂然挺立,静待新芽吐绿。
春回大地万物苏,植树添绿正当时。汤塘镇把乡村绿化作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编制了《佛冈县绿美汤塘建设专章》,形成“2+2+6”绿美汤塘建设体系。按照规划内容,该镇将完善圩镇绿色公共空间体系,打造汤塘、四九两个绿美圩镇。依托106国道等主要线路,打造古圩新风、泉香芳菲、黄花映翠等彩化主题段落,建设两条绿美线路。科学引导村落种植宫粉紫荆、异木棉、凤凰木等植物,提升森林景观品质,打造六个绿美片区。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汤塘镇邀请清远市园林绿化专家以及清远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就乡村绿化工作开展现场解答、座谈交流活动;组织驻村团队、村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宣扬爱绿、植绿、护绿的风尚;结合乡村绿化专题培训班,动员全镇475名村民小组长积极参与绿化工作中去,通过签订责任书,落实“怎么种树”“种多少树”“谁来种树”等工作;积极动员乡贤、企业以捐资等方式参与绿化工作中来,截至目前已收到捐助资金约44万元。
2月21日,汤塘镇积极落实佛冈县开展2024年“我为佛冈种棵树”认捐认种行动暨全社会助力绿美佛冈(乡村绿化)启动仪式的行动部署,在全镇19个行政村分会场举行“我为佛冈种棵树”植树活动,当天全镇党员干部群众1000余人,种下香樟、铁冬青、宫粉紫荆、桂花等5000多株树苗。接下来,汤塘镇将进一步抓好乡村绿化工作的贯彻落实,拟规划制定各村(社区)绿化方案,针对“四旁”“五边”等重点区域,规划种植13611株各类苗木,以进一步掀起乡村绿化美化热潮,助力绿美佛冈生态建设开展。
南方+记者 江绮雯 贺欢
通讯员 周川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