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起“风疙瘩”的原因大揭秘!教你两招,远离春季瘙痒~

海珠健康
+订阅

春季很多人都有皮肤瘙痒的经历

有时皮肤上还会长出一些“大包”

让人感到“瘙痒难耐”

家里人总是说这是长了“风疙瘩”

那么,“风疙瘩”到底是什么?

一、春季小心荨麻疹

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风疹块”“风疙瘩”学名为“荨麻疹”。

其主要表现为皮肤突然瘙痒,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或白色风团,短时间内可自行消退。

这类风团起得快,消得也快,可谓“来去无踪”。

二、为什么会患“荨麻疹”?

荨麻疹是内因和外因共同导致的结果。

内因主要指身体内源性的影响因素,比如过敏体质,也和近期身体状态有关,过度劳累、睡眠欠佳、精神紧张时以及特殊时期如怀孕、月经期、绝经期等,就容易出现过敏情况。

外因包括过敏原和环境因素。

如食物类造成的过敏,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是坚果类如花生、开心果等,甚至某些水果如苹果、草莓、芒果等也会造成过敏;

药物过敏可能由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磺胺类药物等造成;

吸入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真菌孢子、灰尘、甲醛、除虫菊、气体等;

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

昆虫叮咬:蜜蜂、黄蜂等叮咬,或者毛虫、甲虫的毛鳞刺入皮肤等;

物理因素: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

三、如何确认自己的过敏原?

最简单——观察法

回忆一下发病前两天到发病当天,是否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

如果怀疑饮食过敏,可以试着建立一本饮食日记,每次出现症状的时候,翻一翻这两天都吃了什么,例如吃鱼要细化到是什么鱼,河鱼还是海鱼,鲈鱼还是鲤鱼,要这么具体,下次再发生过敏,通过回忆比对,如有同样的食物,就要谨慎。

最直接——过敏原检测

如果生活观察无法弄清时,可以选择这个方法。

此外,还有一种人工性荨麻疹,又称为皮肤划痕症,是因患者对外来机械性刺激出现过强的生理反应导致,可表现为搔抓后,或在紧束的腰带、袜口等处局部出现风团瘙痒。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荨麻疹都有明确病因。

有研究表明,几乎40%的荨麻疹患者找不到准确的过敏原。

四、荨麻疹危害莫轻视

有些人认为,荨麻疹只是皮肤瘙痒,忍忍就过去了,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是否定的。

瘙痒、风团作为荨麻疹在皮肤上的外在表现,实质上是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而引起的局限性水肿。

这种水肿如果发生在皮肤松弛部位,如嘴唇、眼睑、手背,就会形成血管性水肿,如果发生在喉头、消化道黏膜,还有可能发生窒息,危及生命。

五、荨麻疹如何治疗?

荨麻疹的治疗途径很多,食物、药物等诱发的荨麻疹,祛除诱因即可。

如果是受到温度、环境影响而发病者,可改善生活状态。

部分止痒外用中成药亦可选择,如炉甘石洗剂、青鹏软膏、重楼解毒酊等。

此外,大家还可通过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高敏状态,如扑尔敏、息斯敏、开瑞坦等。

需要注意的是,荨麻疹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西医或中医都可以。

六、荨麻疹如何预防?

1.积极寻找过敏源,并在生活上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

2.饮食清淡,忌过食辛辣、油腻、齁甜、过咸,不宜多食动物蛋白食物、冷饮,饮食有节,忌暴饮暴食等。

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生活与作息,避免劳累、熬夜,同时适度运动。

4.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放松心情。

5.去野外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昆虫叮咬。

6.减少物理因素的刺激,例如防治过度抓挠,以及不宜用过热、冷的水洗澡等。

END

来源 | 广西疾控、潍坊市皮肤病医院、中国中医药报、广东省中医院等

编辑 | 海珠区健康教育所

声明 |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