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开到海边!湛江这项省级非遗六百多年纪念一门忠烈

南方+ 记者

2月24日晚,湛江市坡头区麻斜码头熙熙攘攘,人潮涌动,一年一度罗侯王庙庙会将在海边迎来高潮。晚上9时许,游行队伍从罗侯王庙走向码头,沿途一片“人从众”,有经验的群众早早来到码头的“最佳观赏位”等候,迟些到场的便搬来凳子站起来,伸长脖子举着手机,记录下眼前盛况。

当晚,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协、湛江市委宣传部、湛江市文联等主办的“我们的节日·2024广东湛江年例民俗调研交流活动”来到湛江,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坡头麻斜,与当地群众一同参与这场年度盛会,探索挖掘罗侯王庙庙会这项省级非遗的创新性发展。

夜晚的罗侯王庙。

罗侯王庙坐落于坡头区麻斜街道,临海而立,面向湛江港湾,与平乐街道一衣带水,与特呈岛相向而望。罗侯王庙建于元朝末年﹙大约于公元1352年﹚,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被批准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列入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明代《高州府志》、《吴川县志》记载,该庙是元代朝列大夫、广州路总管罗郭佐一门忠烈罗震、罗奇、罗元珪、罗仕显及其部将张友明平定海寇壮烈捐躯的纪念性祠庙。罗郭佐一门忠烈受到村民们的尊敬和爱戴,村民感恩戴德,每年正月初十、十五和二月廿二举行盛大的罗侯王庙庙会和海上巡游活动纪念罗郭佐一门。

是日元宵,麻斜街道罗侯王庙灯火通明、香火旺盛,当天上午便有群众早早前来上香。据麻斜村委会主任张兴余介绍,除了当地群众,每年庙会期间还有赤坎、霞山等湛江其他县(市、区)群众特地前来祭拜,甚至有珠三角地区、香港游客专程远道而来。

“麻斜靠海,当年罗侯王为保护一方百姓不受海盗、贼寇侵害,英勇抗击,保全百姓性命,是我们沿海城市居民心中的英雄。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二月廿二,大家来到这里纪念英雄,祈求来年平安。”张兴余说。

据悉,罗侯王庙庙会分陆地巡游、海上巡游、罗侯王诞日三种形式,其中海上巡游独具地方传统特色。“往年,海上巡游从正月十五晚上8时至第二天清晨5时结束,今年由于航道升级的原因海上巡游无法如常进行,但陆地巡游依旧热闹非凡。”活动主办方介绍道。

“坡头罗侯王庙庙会”活动是当地一项特色的“年例”民俗,展现着深厚的民俗底蕴,承载着强大的亲和力与凝聚力,体现了对坚强不屈、保卫家国的民族精神的传承。罗侯王庙也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麻斜村委会成立罗侯王庙理事会和罗侯王庙文物保护领导小组,负责古庙文物保护、资料收集、整合建档和庙会传统性民俗物品的管理工作,以助于进一步挖掘、研究和传承这项传统民俗文化。

南方+记者 刘梓薇

【摄影】杨证民

编辑 刘梓薇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