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住建管理局副局长范韶旭:开展城乡绿化美化 深入推进绿美韶关生态建设

南方+ 记者

2月18日,韶关市住建管理局副局长范韶旭以《开展城乡绿化美化深入推进绿美韶关生态建设》为题,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韶关市第一分会场上作为专家代表发言。

“作为园林绿化技术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省委、市委关于城乡绿化美化工作要求,全面准确把握当中的精神实质,结合所指导的县、镇、村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加强分类指导,确保精准施策。”范韶旭表示,依托县城绿化建设基础,应重点关注县城范围内的“5点”(即,公园、广场、学校、城郊接合部和群众常来常往的地方)和“5线”(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两侧、街道、绿道、碧道和江河两岸步道),打造“四大县城绿化景观”,即“绿美景观道、绿美小游园、绿美社区、绿美景观林”。

关于圩镇绿化方面,范韶旭表示要依托圩镇街道、碧道、绿道、健身步道、休闲公园、广场、学校等群众常来常往的地方,进行植绿、增绿,提升圩镇绿化品质,重点打造“三种绿化风貌带”,即:“水岸绿化风貌带”“街巷绿化风貌带”“田园绿化风貌带”,挖掘圩镇道路空闲地、边角地、街道闲置地等,建设“口袋公园”实施增花添彩,提升圩镇颜值,实现“开门见园”“出门见绿”,真正让圩镇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

关于乡村绿化方面,范韶旭认为应重点关注乡村范围内村头村尾、山边水边、房前屋后、村民活动广场和祠堂周边,建设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新时代绿美生态乡村,适地适树,打造“道路林荫化、街巷景观化、水岸自然化、庭院宜居化、山林产业化”的乡村绿化斑块,推动建立乡村“绿化管护常态化”的有效机制。

“我们先要做好规划布局研究,特别是抓好县域统筹谋划工作,通过实地调查和评估,科学规划绿化布局,突出乡韵、特色。”范韶旭说,合理确定城乡绿化美化的目标、重点任务和标准,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坚持乔灌结合、适地适树,以种植乡土树种为主,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多种群众喜爱的“摇钱树”。积极开展绿美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的创新,努力把“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本”、“叶子”变“票子”,种下一棵树,泽被几代人。要坚持“三分种树,七分管护”,建立一张城乡绿化管护网,对各绿化种植点进行核查,精确核对绿化面积数据,及时建立档案,并明确城乡绿化植物的管护责任,把浇灌、施肥、修剪、防护等养护管理责任明确到人,确保既种好树,又管好树。

南方+记者 范永敬

编辑 阙紫晴 童慧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