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白,素有“年例大过年”说法;以“年例”活动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寓意美好。
来一场旦场村“年例”盛宴偶遇,见识一个集敬神、酬神、祭祀、祈祷、欢庆为一体的民俗活动。
村中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手持“三叉戟”,戟上插着几根香,走在了巡游队伍的最前方,着实威风;年轻力壮的青年人举着一个个“财神爷”“仙女”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红色旗帜,跟在村中长老后面;还有衣着统一的外嫁女,挑着礼品回娘家,长长队伍浩浩荡荡,也挺潮……
鞭炮声响起,只见转角那边,几十位青壮年抬着“老爷”飞奔而来,他们斗志昂扬、步履矫健、节奏统一。村民们个个热血沸腾,几个十几岁的小孩,也一起跟在巡游队伍的后面奔跑,就连在一旁观看的老人,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仿佛也一下子变得年轻起来了。
“年例”,是粤西地区老祖宗留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上,茂名各处乡村大都盛行做“年例”。各地“年例”日期,是由宗族的先人确定并沿袭下来,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农历正月起至二月底。特别是今年“我待四方客 唯用一好心”茂名非遗文化旅游迎春系列活动,让茂名“年例”更是“开出新枝”、更“活”更“火”。
说起茂名“年例”,不得不说电白,尤其是在农村,“年例”方式与众不同,内容更是十分丰富,游神、打醮,祈求人寿年丰;挂花灯、游飘色、舞狮舞龙、放鞭炮,欢天喜地;做大戏、放烟花,娱乐通宵,着实是热闹。
“年例”当天,各家各户招待宾朋“吃年例”,主人家早晚不停,宾客随到随吃,其乐融融!“年例”宴客,是一种人文情怀,丰俭由人,旨在增进亲朋乡里之间情感交流,体现了电白人民重视亲情伦理、热情好客的人文精神。
“年例”是电白区传承千年的独特民间习俗,最早是百越子民纪念冼夫人,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仪式。2012年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年例期,村镇街道张灯结彩,各家各户盛筵请亲朋。各种年例仪式神圣庄严,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还有传统的飘色、木偶戏、麒麟舞等表演,是弘扬忠孝爱国美德,团结乡邻,融交际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嘉年华会。
图文 /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李峰 通讯员 马松林
--------------------------------
编辑:晨希
版式:林文婷
终审:赖广昭
总监:陈妍
本微信平台部分图片与视频可能源于网络,如涉权属争议,联系即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