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米高空旋转展翅!现场直击湛江高难惊险“舞鹰雄”

南方+ 记者

“咚咚咚咚锵”“咚咚锵”。身披五彩鳞甲的“鹰”扑腾而出,跨步跳跃,蹬腿展翅。接着5名壮小伙露出坚实臂膀合力将长杆竖起,将“鹰”顶到空中。“鹰”扑腾着用腹部顶住碗口大的长杆进行360度腾空旋转。

00:28

舞鹰雄

“鹰”镇邪祟,“雄”守平安

2月23日,鼓、锣、钹等击乐声在遂溪县黄略镇殷屋村响起,惊险又精彩的舞鹰雄表演在此上演。

南方+ 吴东俊 拍摄

当天,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协、湛江市委宣传部、湛江市文联等主办的“我们的节日·2024广东湛江年例民俗调研交流活动”走进遂溪,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湛江,共同挖掘湛江年例中优秀的非遗项目、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舞鹰雄”是一种在湛江民间广泛流传的民俗活动。其以武术和舞蹈为基础,模仿鹰、雄相斗相处的动作神态而创编。

南方+ 吴东俊 拍摄

据介绍,殷屋村的“舞鹰雄”起源于清朝末期。为了防御外敌、驱邪除恶、迎祥纳福,村民将武术、舞蹈与祭祀祈福有机融合,形成了殷屋村特有的艺术形式与民俗文化——“舞鹰雄”。

“舞鹰雄”由“鹰”与“雄”两种动物元素构成。其中,“雄”是一种形似狮子,头上有双角的动物。村民认为,“鹰”镇一方邪祟,“雄”守一方平安,二者天地呼应,阴阳两合。

南方+ 吴东俊 拍摄

万人空巷观“鹰雄”

近年来,殷屋村“舞鹰雄”不断创新,如今已然展现出“高、难、险、灵”的特点。

南方+ 吴东俊 拍摄

其中,空中飞鹰和空中采青项目均需表演者运用气功,腹顶最高达6.5米的木杆,在半空中完成肢体舒展、360度旋转等高难度动作,进一步提高了“舞鹰雄”的观赏性以及视觉冲击力。

南方+ 吴东俊 拍摄

活动现场,伴随着越来越快的锣鼓敲击节奏,尖嘴、宽翅、利爪的“鹰”在杆顶作凌空飞翔状,并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地面上,龙头、麒麟身、凤尾的“雄”像狮子一样跳立起来,围着长杆团团转。惊险的环节让观众拍案叫绝,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南方+ 吴东俊 拍摄

“鹰雄”的苗子渐成材

近年来,殷屋村的“舞鹰雄”队伍愈发壮大,发展至今已建成两个舞鹰雄馆,其中“殷屋鹰雄艺术团”有2头“雄”7只“鹰”,团员30人;“殷屋醒鹰团”有2头“雄”4只“鹰”,团员30人。

南方+ 吴东俊 拍摄

该村多次参加,省内外各类表演活动与比赛,并斩获不少奖项。如2005年9月下旬参加北京第八届国际旅游文化节并获金奖;同年11月代表湛江市参加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表演,与国际影视巨星成龙同台演出;2005年11月和2008年11月两次受邀参加两届广州市民俗艺术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表演;2006年元旦受邀参加中山市民间艺术节表演荣获特别奖等。

南方+ 吴东俊 拍摄

下一步,殷屋村打算进一步挖掘培养更多好苗子让“舞鹰雄”这项传统民俗艺术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撰文】南方+记者 林日清

【视频/图片】吴东俊 杨慧 吴芷瑶

编辑 邓安祺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