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脏器之一,肾功能不全可能影响药物代谢,部分药物对肾脏亦可能存在不良影响。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风湿病患者如何调整用药?本文参考药物说明书,对此进行了梳理,内容罗列如下:
一、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美洛昔康、双氯芬酸)一般通过肾脏排泄,因此均不推荐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二、糖皮质激素
除地塞米松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醋酸泼尼松)通常主要在尿液中消除。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钠潴留,导致水肿和低钾,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此类药物。
三、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使用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沙利度胺、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时,需要定期检查肾功能,轻度肾功能不全时通常即需要减少用量,应提前进行详细的肾脏功能评估,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四、生物制剂、小分子靶向药物
(一)TNF-α抑制剂
在TNF-α抑制剂(如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戈利木单抗、培塞利珠单抗)中,除依那西普外的药物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研究仍不充分,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结合临床各项指标综合考虑用药剂量。
(二)T细胞活化抑制剂、B细胞拮抗剂
T细胞活化抑制剂(如阿巴西普)和B细胞拮抗剂(如利妥昔单抗、泰它西普、贝利尤单抗)是新兴的风湿性疾病药物,其生物制剂在临床试验中的结果提示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其完善的合并肾功能不全用药数据仍缺乏,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谨慎选择剂量。
(三)白介素家族
除阿那白滞素外的白介素家族单抗(如卡那奴单抗、托珠单抗、乌司奴单抗、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古塞奇尤单抗)的预期肾脏清除率较低,且肾脏清除途径并非该类单抗的重要清除途径,因此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在密切监测下使用。
(四)JAK抑制剂
JAK抑制剂(如托法替布、巴瑞替尼、乌帕替尼、芦可替尼)在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安全度相对较高,但由于JAK抑制剂的上市较晚,其安全性在使用的过程中未获得相对成熟的数据支撑,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需谨慎。
(五)IFN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IFN抑制剂(如阿尼鲁单抗、依马利尤单抗)属于单克隆抗体,常分解为氨基酸进行代谢,肾功能损害对其药代动力学影响较小,因此IFN抑制剂可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但推荐对其进行密切的肾功能指标检测。
(六)治疗肺动脉高压药物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主要经粪便排泄,仅少量通过尿液排泄,因此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一般不需要调整剂量。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如波生坦、安立生坦)极少通过肾脏代谢,因此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安全度相对较高。
五、中成药类
中成药在风湿免疫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但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中成药可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因此不推荐使用。
六、抗痛风药物
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丙磺舒)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各不相同,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并密切监测肾功能相关指标。秋水仙碱在痛风中主要起抗炎作用,在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的使用推荐减量。
七、抗骨质疏松药物
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大部分抗骨质疏松药(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地舒单抗、鲑降钙素)均可正常使用,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大多数药物需要减量使用或禁用。
八、钙剂和维生素D类
钙剂和维生素D类(如碳酸钙D3咀嚼片、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的补充需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尽量降低发生高钙血症的风险。
九、其他
低分子肝素在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时常常被用到,丙种球蛋白可用于重症患者的抢救,亦可用于部分风湿免疫病的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时的使用需更加谨慎。
本文主要探讨风湿免疫科常用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剂量调整,仅供参考。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用药说明和病情等为患者选择合理的药物和具体剂量。
(注:无特殊说明时,轻度肾功能不全:60 mL/min/1.73㎡≤eGFR<90 mL/min/1.73㎡,中度肾功能不全:30 mL/min/1.73㎡≤eGFR<60 mL/min/1.73㎡,重度肾功能不全:15 mL/min/1.73㎡≤eGFR<30 mL/min/1.73㎡,肾衰竭:eGFR<15 mL/min/1.73㎡,严重肾功能不全:临床上指至少CKD4期及以上,eGFR<30 mL/min/1.73㎡。)
参考文献:药品说明书
内容 省二医风湿免疫科
作者 张月习 黄正平
编辑 黄启当
校对 风湿免疫科微信工作组
审核 郭欣 黄志祥 郑少玲
发布 潘霞 邓伟明 李天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