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丨汕尾市开学第一课开讲,哪堂课最吸引你?

南方+ 记者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学期新征程,新梦想新启航。

开学第一课,先上安全课!汕尾市教育局组织各地各学校精心开展了各类2024年春季“开学安全第一课”,从多方面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为新学期校园安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各大县、市、区纷纷上好安全课,哪堂课最吸引你?(可多选) 市城区:禁毒宣传进校园,护航青春不“毒”行 陆丰市:走遍东西南北中,道路安全记心中 海丰县:人人把好消防关,有备无患保平安 陆河县: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别让“生命之花”凋零在水中 华侨区:各式诈骗套路多,反诈攻略请签收 提交

市城区

禁毒宣传进校园,护航青春不“毒”行

禁毒宣传进校园,护航青春不“毒”行。2月20日,城区教育局紧抓2024年春季开学的契机,组织全区各中小学开展春季开学禁毒第一课活动。

活动期间,市城区禁毒办联合市城区教育局组织各镇街禁毒社工、志愿者等走进辖区学校开展“开学禁毒第一课”禁毒宣教活动,通过禁毒主题课、观看禁毒教育短片、禁毒宣誓、参观禁毒宣教室、发放禁毒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禁毒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讲解结合播放禁毒小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们普及禁毒知识及禁毒危害,特别是新型毒品“依托咪酯”的常识,提醒广大师生在生活中注意防范各类新型毒品。

通过开展开学禁毒第一课活动,学生们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陆丰市

走遍东西南北中,道路安全记心中

走遍东西南北中,道路安全记心中。2月20日,陆丰市教育局联合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宣教股、陆城中队走进陆丰市城东街道新龙中学和河东镇河东中学,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上好“开学第一课”。

活动中,执法人员结合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环境,向师生详细讲解了不戴安全头盔、闯红灯、翘头飙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教育、引导学生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感受交通事故的危险性,现场播放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用典型的事故案例警示学生交通安全无小事,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要时刻记在心中。

海丰县

人人把好消防关,有备无患保平安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深化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更多自我保护和逃生自救的技能,海丰县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开展“消防安全第一课”,结合各校实际情况采用“提问+交流”互动式授课,通过认识灭火器、寻找疏散标志、熟悉逃生线图、观看消防宣传动画片等形式,增强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学习消防逃生自救方法。

活动中,各学校带领同学们重温学校各项常规要求,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增强消防安全知识和自救方法,切实做好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助力同学们新学期能够不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更多消防安全知识,平安健康成长。

陆河县

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为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提高校园学生食品安全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2月20日,陆河县教育局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各学校,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为学生送上新学期食品安全知识“第一课”,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活动中,市场所监管人员通过生动有趣的展板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讲解了常见的食品类别和特点、食品包装袋标签信息、食物中毒特征以及日常饮食卫生常识,详细列举“垃圾食品”“三无食品”种类及危害,倡导在正规商超和食品经营处消费购买食品,自觉抵制校园周边无证照经营流动商贩、假冒伪劣食品和“三无食品”,引导学生安全健康饮食。

最后,市场所监管人员针对公筷公勺、光盘行动工作进行了宣传,引导学生养成珍爱粮食、拒绝浪费的饮食好习惯,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食品安全的理解和认识。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

别让“生命之花”凋零在水中

敬畏自然,珍爱生命。2月20日,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教育局特地在开学之际,积极筹划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的第一课。

各学校通过组织溺水安全教育班会,以PPT的形式为学生讲解了防溺水相关知识,包括溺水的原因、危害、预防和应对方法等。老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溺水事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溺水的严重性和危险性,提醒学生要遵守防溺水的规则,不要随意下水、游泳或玩水。

此外,各学校还组织了防溺水安全知识大闯关活动,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在线答题,检测他们对防溺水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防溺水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们的防溺水意识和能力有效提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安全的环境。

华侨区

各式诈骗套路多,反诈攻略请签收

为进一步加大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力度,切实提高师生防诈反诈意识,2月20日,华侨区教育局联合公安部门在春季开学之际,深入辖区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防诈宣传活动。

活动中,派出所民警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宣传展板展示、案例讲解,观看反诈专题片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广大师生讲述了冒充班级家长群进行收费的诈骗案例、虚拟游戏充值类、刷单返利类、虚假征信类、虚假网络贷款类等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防范技巧以及各类诈骗套路和防范举措。

同时,派出所民警就涉“两卡”犯罪的处罚力度进行了详细讲解,呼吁同学们在生活中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自己的社交账号、银行卡、手机卡等向他人出租、出借、出售。

南方+记者 陈保良 魏钰

通讯员 余德寿

编辑 李恺莉
校对 梁飞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