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公布第三批广东省工业遗产名单,
南雄市澜河镇国营七四三矿
及矿区设施上榜。
南雄市澜河镇国营七四三矿及矿区设施的核心物件包括:20世纪60—90年代露天采矿场和矿坑口遗存;
20世纪60—90年代建设的七四三矿机修厂厂房、七四三矿生活区配套设施(团部办公楼、营部办公楼及营部宿舍、礼堂及活动中心、第一期干部住宅、招待所、子弟学校、工商银行及商店);
原七四三矿区使用的工业设备:25毫米万向摇臂钻床、立式钻床、空压机、红旗牌车床、红星配电箱。
七四三矿区位于南雄群山之中,澜河镇因七四三矿位于澜河地区而得名。最鼎盛时期,矿区常住人口超6000人。
相关阅读
1955年,华南地质勘探局二九一大队前身——中南三O九地质勘探队二分队奉命进入广东境内勘查,揭开华南地区铀矿地址勘查的序幕。同年7月,三O九队九分队在南雄县澜河地区发现铀矿化点。
1963年,二机部下达了澜河矿的代号——七四三矿(原四四三矿)。随后批准建立水冶厂,为广东开始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化铀水冶厂。
1970年,二机部中南209地质勘探队及所属广东六个铀矿地质勘探队及七四一、七四三、七四五矿三个铀矿山计9个企业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二O三师。
1984年,七四三矿上千名官兵“兵改工”脱下绿军装,原00252部队改名为“中国核工业广东矿冶局国营743矿。”
1995年起七四三矿大规模精简整编人员,军品任务全部取消,确立发展民品。
2002年组建为“中核南雄市凌江有限责任公司”,经韶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莲花山矿冶居民委员会”,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七四三矿宣告“政策性”破产。
在韶关东站东北面有一条支线铁路,该线从编组场引出,穿行于铁路工区的市井之中,终到煤气公司。这条支线铁路曾是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七四三矿专用线。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其后,我国的核工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七四三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来源:韶关头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