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岗区外国语学校看到教育“美好”的样子

南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就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美好成长;根本目的是提高民生福祉,增强老百姓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终极目的是推动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建设教育强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教育的普通百姓,我对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龙外)及其倡导的“美好教育”特别推崇,特别赞赏。

“五个体系”焕发“美好教育”活力

龙年新春伊始,簕杜鹃花盛开,本人慕名到龙外参观。漫步在像花园一样的学校,满眼春色,不禁心旷神怡。欣赏着校园的美景,浏览着《龙外十周年校庆专刊》,聆听着龙外十载辉煌故事,简直像品一顿丰盛的大餐。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薛二勇为《龙外十周年校庆专刊》作序——《论新时代的美好教育》。序言指出新时代的美好教育要建立“五大体系”:“关健能力的资源配置体系,五育并举的全面育人体系,可持续性的终身学习体系,精准高效的教育治理体系”等。

看了薛二勇教授的文章,就像吃豪宴,越咂摸越有味道,对龙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窥一斑而见全身,进而对当代龙岗、深圳、广东乃至中国教育的前景更有信心。

未来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贵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学校。

《深圳侨报》原文化教育主编王琳动情地说:龙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对教育的投入最多,最好的房子在学校,最好的环境在学校,最好的人才在学校,龙岗教育是一张最好的名片。

美好教育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新时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基本目标。

龙外10年坚持创新发展美好教育,成为深圳市乃至全国知名的教育品牌。

从“美好”到“美好+”,美好教育创始人唐文红以“理念与模式——龙外(集团)的治理升级”为范式将美好教育从学校延伸至区域,在传统校和新办校等不同类型学校生根发芽,创造“办一所优一所”的奇迹,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目标,让更多孩子享受美好教育。

我们不禁为之点赞!

有高人说:“人才靠培养,培养在学校,学校靠老师”。

笔者建议再加上一句:学校校长很重要。

如此,就更完美了。

“四轮驱动”成就“龙外标杆”

美好教育为什么能成功从一所学校延伸到六所学校?最深层的成功密码是什么?不妨从她的老师和学生身上找答案。

1983年出生的校长李细林,是在龙外成长起来的年富力强、具有卓越管理能力的创新实干型校长。他对教学研究始终充满热情。用他的话说:“我从2013年在龙外扎根,从那一刻起,我们就跟着唐文红校长,坚定了做美好教育的信念,做美好教育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好的教育首先让自己美起来,让人有求真、尚善、尚美的不竭动力。”

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教育的目的是健全人格的培养,而不仅限于一些具体指标的达成。“健全人格”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其核心内涵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为德性,其二为能力。

《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特约记者翁利丹,在她的《美好教育‘布道者’ 惠质兰心‘女先生’》一文中讲到:“美好教育的细节为‘美好教育’埋下种子;好读、善思、勤写,所遇美好皆为教育,用‘美好教育’培育美好的人,办一所有美好记忆的学校,培养‘美好教育’的创造者……”。

看了这篇美文,读者就了解唐文红书记已走过的人生历程,把“美好教育”作为一生的追求,一辈子奋斗的目标。

美好是一种圣洁的情怀,美好是一种不懈的追求,美好是一种高远的境界,美好也是一种至高的享受。

我们信仰美好,我们追寻美好,我们践行美好,我们享受美好。

美好教育从无到有,从微小到宏大,从单一到多元,从模糊到精致,她的发展印证了一句话,地上本没有美好教育的先路,前赴后继的人趟出了美好教育的康庄大道:

一盏灯,照亮了一片天,一群人温暖了一方教育天地。

龙外(集团)致美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朱志敏说:“龙外(集团)在唐文红书记的带领下,十年如一日在努力奋进,始终坚持‘一个核心、三个结合、一个原则、四轮驱动’。一个核心:美好教育,立德树人。三个结合:统筹规划与自主管理结合,行政管理与学术引领结合,集团分线与成员校分块结合。一个原则:经权智慧、稳中求进。四轮驱动:环境再造、团队建设、课程建构、评价激励。

龙外集团把教育教学工作管理精细化,可以的说分别对应道家所奉行的“道法术”,一个核心理念是“道”,“三个结合、一个原则”是法,“四轮驱动”是术。

龙外初中音乐老师黄舒是一位积极上进的80后年青教师,在龙外这个大家庭有七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她深有感触地说:“总校长唐文红就是榜样就是标杆。美好教育也是像文学一样,照进现实的一道光,她不仅可以滋润我们的精神世界,更为我们提供一种身份,一种眼光看到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在面对生活中喜怒哀乐、顺境或逆境、进与止、达与退的力量。在美好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师生体会美在其真诚,贵在始终以一种寻找美和快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体味人生。在龙外美好教育的氛围中,自己的身心、工作、家庭以及为人处世都会变得优雅美好起来”。

这让人想起很喜欢的一段话:“和大自然在一起养生,和善良的人在一起养德,和知心的人在一起养心,和懂得感恩的人在一起养孝,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养颜,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养脑,和努力拼搏奋斗的人在一起养神,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终生受益”。

《南方教育时报》记者刘丽在一文中提到,龙外创校校长唐文红非常重视办学之“道”,美好教育就是一种精神文化之“道”,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她的气质、性格、风格、眼界、能力等,对学校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龙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建章立制等奠定了优质的基础。“美好教育”留下的是学校的文化和精神力量。龙外“美好教育”中对教育的热爱、赤诚以及把对生命的关爱,上升为学校独特的传统和象征,让龙外成为引领区域教育发展的标杆学校、品牌学校。这样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应该在基础教育界推广。

龙外美术老师金新焕,在龙外“美好教育”园林里耕耘七年,她说:“看着唐文红书记及管理者在‘美好教育’实验中,以身作则、亲力亲为,‘美好教育’让我深刻知道并追求‘至善至美’,执着于‘精益求精’。自己除直观感觉学校环境的美好,更喜欢的是‘人的美好’。在教职工的团队中,人人勤奋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遵循‘美好教育的‘五I’教学,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在‘美好教育’浸润下,师生关系融洽,教育教学质量一年比一年好”。

美好教育是“三向奔赴”:学校发展惠及师生,师生发展促进学校发展,学生发展促进家庭美好。

罗杰是龙外八年级学生,其父亲罗国都、母亲钟龙珠都忙着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管教小孩。母亲钟龙珠说:“小孩原来在另一个学校读书,为了方便让小孩进入龙外,就在龙外附近购房。小孩转入龙外读书,在学校倡导的‘美好教育’,只半年时间变化很大。爷爷奶奶都说:‘孙子变得很懂礼貌,人也变得很开朗,和邻里的小孩关系很好,学习成绩也进步了。’我们当父母的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们当父母就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由此,笔者有感而发:生活属于知足者,幸福属于感恩者,健康属于快乐者,成功属于奋斗者!

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让学生终身美好成长的教育才是美好的教育。龙外美好教育无疑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样本,是先行示范的标杆,是举旗领航的旗帜,是引领潮流的风向杆。一所所学校好了强了,教育高质量发展才有希望,教育强国建设才能早日实现。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只要我们心有所信,信有弥坚,美好教育的未来,定能普惠广大民众。

过往皆序章,未来更可期。

文/罗展荣

编辑 孙梦圆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