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庙会丨100份免费送,盖戳游越秀!集章爱好者狂喜!

广州越秀发布
+订阅

走吉祥之路,寻城市印记

幸福文牒集邮戳活动上线啦!

在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

以城市穿行City Walk的形式

串连越秀12个标志性建筑

让你重温车马慢、书信远年代的浪漫

活动怎么玩?

马上为大家揭秘

文末更有福利喔

幸福文牒集邮戳活动

广府庙会携手广州邮政

倾心推出具有浓郁

广府文化特色的“幸福文牒”

以建筑外形等为特色

设计十二枚纪念邮戳

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让大家在游走越秀时

留下独特的记忆

这十二枚纪念邮戳设计独特

每一枚都以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为原型

分别是广州都城隍庙、南越国宫署遗址、

高第街牌坊、庐江书院、天字码头、

海珠广场、海珠桥、五仙观、

伦文叙纪念广场、广州原点、

惠吉西牌坊、广州博物馆

01

广州都城隍庙

都城隍庙位于越秀区北京街道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号,原是供奉城池保护神的坛庙,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称为府城隍庙,为护城佑民、主掌冥籍之神,是明清时期岭南地区规模最大、最雄伟的城隍庙。

旧时每年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举行庙会进行拜祭,求雨、祈晴、消灾、保平安。清雍正时由广州府城隍庙升格为都城隍庙,管辖全省的城隍庙,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凝聚了岭南建筑文化和广府民俗文化的精髓。

02

南越国宫署遗址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越秀区中山四路316号,宫署遗址内埋藏着秦代到民国的历代遗迹遗物,表明这里不仅是南越国、南汉国的王宫所在地,也是历代郡、县、州、府的官衙所在地,是广州2200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03

高第街牌坊

高第街建于宋代,因该地多有高门宅第而得名。这里也是近代著名的“广州第一家族”——许氏家族的发祥地。

聚居此地的许氏家族,今已历十代,知名人士辈出,如清代的广州名绅许祥光,粤军总司令许崇智,红军将领许卓,教育家许崇清和鲁迅先生的发妻许广平等。

1980年,高第街成为广州市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品市场,经营布匹、服装、鞋帽、百货等传统特色货品,至今仍是广州的商业旺地之一。

04

庐江书院

庐江书院位于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建于1808年。它由60多个何姓家族出资合建,是广州古书院群保存比较完整的合族祠书院,也是目前广州保存得较完整的书院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创新活化,如今庐江书院已成为岭南金融博物馆,更是广州少有的藏于古建筑中的创新展陈博物馆,开启了古建筑活化利用的新路径。

05

天字码头

天字码头是广州目前使用时间最长的珠江轮渡码头,俗称“广州第一码头”,自形成至今已有270余年历史。因这个码头是广州第一个成规模的码头,故取《千字文》中“天地玄黄”的首字“天”来命名。清雍正七年,天字码头被指定为官方码头,但凡官员从水路来到广州或离开广州都在此上落。

如今,天字码头成为珠江夜游的起点,从此上船,游览白鹅潭至猎德大桥段珠江,欣赏羊城新八景之一的“珠水夜韵”。

06

海珠广场

海珠广场建于1953年,是广州近代传统中轴线与珠江滨水景观带的交汇核心,是广州市第一个滨江广场。

广州解放纪念像作为海珠广场主体雕塑,始建于1959年,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10周年而建。1963年,海珠广场和广州解放纪念像以“珠海丹心”为名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

07

海珠桥

海珠桥是广州第一座连起珠江两岸的大桥,是现代广州市内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历史可追溯到1933年。它连接着广州“河南”“河北”,记录了这座城市的重大历史,已成为广州人心中独特的记忆。

08

五仙观

五仙观位于惠福西路,是广州建城两千年的历史标志之一,越秀区博物馆正坐落于此。五仙观为明洪武十年建成,坐北朝南,依山而建,现存有头门、后殿、东斋与西斋,后殿东侧有裸露的红砂岩层。明清两代,这里分别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了“羊城八景”的行列。

09

伦文叙纪念广场

伦文叙故居原址叫做福地巷,内修建了伦文叙纪念广场,树立一尊伦文叙石雕像,还辟有额名“状元府”的广府状元微型博物馆。

伦文叙生于明朝(公元1466年),于24岁乡试中举人,34岁参加己未科会试第一中会元,接着殿试第一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作品著有《迂冈集》《白沙集》。伦文叙是广东省从唐代到清代九个状元中最为人传颂的传奇式人物。

10

广州原点

人民公园内有广州城市的坐标原点,于2010年8月建成。广州原点是由三层圆形围绕着一个中心点,直径约3米,表面微凸起约15厘米。

中心原点镶嵌着巴西水晶石,沿着原点的第一圈是由精铜浇铸,表面纹理图案仿南越王墓出土“龙凤玉佩”浮雕图案,凸出部分抛光,凹入部分喷砂处理,周边还阴刻着广州城市原点的中英文标识。第二圈为黑金刚砂花岗岩制造,沿放射线方向镶嵌铜条,花岗岩表面阴刻着东南西北的英文符号以及广州城市原点地理坐标、高程、建造时间等数据。第三圈为青铜打造,一圈刻画着南越王墓出土铜樽上的“羽人驾舟”浮雕图案,体现广州历史中海洋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融。

11

惠吉西牌坊

惠吉西是明清南海县衙故址,如今,这片旧南海县社区焕然一新,成为藏于闹市的安乐古巷。

广州民国时期的惠吉西,是那时候最具“小资”味道的一条街,红砖外墙、雕花飞檐,吸引了当时很多富商文人在此定居。其中尤以华侨居多,因此这一带的建筑,均有非常浓厚的中西合璧风格。

在这里,历史感与现代感并重,大家可以打卡《大公报》报社旧址等历史遗迹,亦可在灯火阑珊时走进巷子里的咖啡馆、小酒馆,谈笑把酒话人生。

12

广州博物馆

广州博物馆位于广州风景秀丽的越秀山,馆址镇海楼。镇海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永嘉侯朱亮祖修缮广州城时北城垣拓展至越秀山上时建造的城楼。镇海楼自清代以来,多次被评为羊城八景和现代十大旅游美景之一。

1928年,广州市政府在修葺的同时,于此筹办“广州市立博物院”。1929年2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为我国最早期创建的博物馆之一。

集邮戳时间

2月24日至3月1日

10:00至17:00

今年的线下盖戳点

集中在7个点位

请小伙伴们记得按照

以下列表前对应往目的地哦!

(点击放大查看)

粉丝福利

关注“广州越秀发布”微信公众号

后台回复“城市印迹”

参与抽奖活动

我们将抽取100位粉丝

分别送出1份通关文牒

开奖时间:2月23日8时

奖品领取时间

2月24-26日13:00-19:30

奖品领取地点

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三楼

来源:“越秀文体旅游”微信公众号、“广州越秀发布”往期

编辑:吴乐思

校对:蒋锦彤

责编:刘思铭

编审:詹苹苹

签发:刘荣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