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文化新“顶流”,文旅出彩城市“出圈”|南海改革十大典型案例④

南方+ 记者

1

2023年,“文化”成为南海发展的关键词。一年来南海不断深化“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扎实推进“水上南海”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赋能“百千万工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塑造城市新IP。

为推动本土文化振兴,南海举办了国内首个全域性、地域型艺术节——大地艺术节,以“最初的湾区”为主题,结合乡土文化特色创作了73个艺术项目,形成城市新晋文化“顶流”。以智力支撑,启动了南海区“文产特派员”试点,着力构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体系,有力促进本土文化繁荣发展。

经过努力,南海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名单,以文旅出彩引领城市“出圈”。

“大地艺术节”是南海重点塑造的城市新IP。   南宣供图

“大地艺术节”是南海重点塑造的城市新IP。   南宣供图

塑造文化新IP带动城市品牌“出圈“

过去一年,南海发挥“水上南海”和“大地艺术节”两大平台作用,在文商旅融合发展上走在前列。

一年来,南海把握住“流量密码”,推动“IP+城市+产业+品牌”跨界营销,成功打造了大地艺术节、叠滘龙舟漂移等一批城市新IP,带动城市品牌火爆出圈。

其中,大地艺术节创新“文化艺术+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探索推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邀请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34组(位)艺术家在南海西樵镇的景区、村落、墟市、街区、河岸等地域开展创作,自开幕至2023年8月,共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全面激发乡村活力,提升村民美学素养、艺术修养。

大地艺术节让南海火爆出圈,吸引了《南方航空》、“一条”等专业媒体竞相报道,抖音、B站、小红书等话题浏览量超1392.9万,带动南海入选《时尚旅游》杂志2023年度全球26个必游地,在地作品《时间的灯塔》获评年度全球十大公共艺术作品。

以“双创”发展展现古郡魅力,南海还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上走在前列。过去一年,南海深入实施龙舟、醒狮文化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持续打造“南海狮团”“南海龙堂”城市文化IP,西樵万人醒狮操成功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全年共举办南海超级龙舟联赛超500场次,九江龙舟作为全省唯一荣获2023年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俗民间项目。

回望这一年,很多数据正在反映出文化发展对南海的巨大影响。其中,旅游业之变很有说服力:去年全年,南海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2321.87万人次,同比增长65.82%。过夜游人数874.48万人次,同比增长28.48%。旅游收入达167.53亿元,同比增长28.23%。

文艺家驻村赋能乡村振兴

推动本土文化振兴离不开人才体系建设,南海积极实施文艺家驻村计划,启动“文产特派员”试点建设。通过与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文化创意专委会合作,面向社会选聘掌握乡村创新发展理念的企业家、艺术家、科学家、创业者、社会工作者等人才,建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库,全面推动“文产特派员”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2023年12月4日,南海区文艺家驻村计划启动仪式在狮山镇璜溪村举行。活动中,首批22个试点项目代表与驻村文艺家签约,共谋南海乡村文化振兴新思路。

“文艺进万家,赋能振乡村”——南海区文艺家驻村计划由南海区文广旅体局、区文联发布,联动各镇(街道)、村(居)推动。南海区文艺家驻村计划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中,“人人都是艺术家”计划鼓励驻村文艺家邀请村民,在村(居)公共空间共同创作。“乡村文化艺术修养课堂”计划鼓励驻村文艺家开展青少年文艺培训,“文艺导师结对驻村”计划鼓励驻村文艺家常态化开展创作、培训、交流并担任驻点村(居)的文艺顾问,“乡村文产专员”计划鼓励各社团、村(居)利用各自资源渠道,发动有志于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具有经济头脑、市场触觉、经营能力的文艺家与投资人,通过经营项目促进乡村文旅消费,带动乡村产业经济发展。

接下来,南海将继续通过政府引导、资源共享,发挥示范效应,全面落实文艺家驻村计划,号召发动文艺家和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各方持续广开思路、优化合作,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助力南海实施“百千万工程”。对照目标部署,从2023年起,用三年时间推动文艺家驻村计划基本覆盖各镇(街)村(居)。


【手记】

从文化自醒迈向文化担当

南海把文化振兴提到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并对其寄予厚望。

今年1月印发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实施工作方案就明确,希望通过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有一个更通俗的表达,衡量乡村振兴成功与否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有没有年轻人回来投资创业,二是有没有外地客来观光投资。要实现这两个标准,离不开文化产业这只无形的手,因此也成为南海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着力点。

文化产业对乡村发展的影响远不止带来经济效益上的提升,更是对基层活力的一次重塑。

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保护,将成为南海农村从文化自觉、文化自醒转向文化自强、文化担当的过程,这将极大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提升村居凝聚力,促进基层善治。

南方+记者 孙景锋

■专题阅读

聚焦南海“新春第一会”

二维码。



编辑 梁彩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