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日前,龙年首个工作日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释放出全省凝心聚力加油干的鲜明积极信号。
近年来,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称“中交四航局”)坚持“三重两大两优”经营策略,聚集大城市、大交通、江河湖海等领域,不断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持续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助推广东高质量发展之路贡献“四航力量”。
聚焦“大城市”
助力湾区现代化城市迭代
市政道路网的不断建设与完善,将助力打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任督二脉”。中交四航局参与建设的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二期(横沥岛尖)IFF永久会址周边道路工程,目前已完成工程进度85%,横沥中路、35号路、36号路建成通车,其他道路正处于施工建设阶段。
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二期(横沥岛尖)IFF永久会址周边道路工程。
中交四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着力打造“窄马路、密路网”的道路体系,形成“二横四纵”骨架路网结构,对南沙新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中心、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距离该项目50余公里的珠江河畔,中交四航局参建的另一个市政项目——会展西路过江隧道正在紧张建设。上述负责人介绍,道路过江段采用双向六车道沉管隧道,江中沉管段长407米。其中,道路最大变截面37.1米,为国内内河最大变截面全断面法沉管隧道。
广州会展西路过江隧道项目。
该项目南起海珠区新港东路,北接天河区,是连接广州市南北中心城区的重要通道,也是中交四航局实施“融湾进城”战略标志性工程和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第一批沉管预制与出坞寄放工作,正在进行第二批沉管预制与南岸对接端基坑支护施工,预计2026年完工通车。
2023年9月,中交四航局参与建设的东莞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正式开工。该项目主线总长度约1.87公里,其中隧道全长约1.54公里;隧道主线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每小时50公里,双向6车道,是东莞市首条沉管隧道。
“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干坞主营区和钢筋加工棚建设等重要节点,干坞边坡搅拌桩累计完成2064根、苗木迁移累计完成326棵,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上述该负责人介绍,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东莞市内区域路网,缓解现有越江通道压力。
近年来,中交四航局还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在广州落地其首个广州核心区域城市更新项目——广州黄埔珠江村旧改项目;在肇庆,高新区麒麟湖片区发展综合提升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中交·滨湖雅郡项目正致力打造全国首个数字化健康管理社区;在江门,江海区中央商务区悦璟苑项目破土动工……
广州黄埔珠江村旧改项目。
聚焦“大交通”
推动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近年来,中交四航局聚焦“大交通”领域,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湾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了湾区人员、货物、资金等高效便捷流动。
2023年11月28日,目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大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主线实现贯通。值得注意的是,深中通道的海底隧道全长约6.8公里,是世界上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中交四航局主要负责海底隧道23节沉管及最终接头的预制,以及GINA止水带安装和部分深层水泥搅拌船施工。
深中通道智慧沉管预制厂。
项目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和珠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珠江两岸产业互联互通及各类要素高效配置,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发展。
城际铁路的布局与完善,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的深度融合。2023年9月,中交四航局参与建设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万顷沙~兴中段)项目,承建的NZZ-1标一工区主要工程内容为2站1区间1存车线,线路全长2.694公里。
目前,该项目兴中站、石岐站均已完成一期交通疏解,正式进入主体围护结构施工。“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布局,促进广州都市圈、珠江西岸都市圈深度融合,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西岸融合发展意义深远。”中交四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把工程修到水底,中交四航局还将业务开拓至“天上”。
作为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交四航局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西部小㘵村,总建筑面积为44.2万平方米,聚焦安置住宅、配套商业和公共建筑、用地红线内的规划市政道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市政建设内容涉及6条道路及1座桥梁,路线总长度约4.67公里。
据介绍,该项目将于今年全面建成完工,促进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助力实现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推动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释放“蓝色动能”
吹响向海图强进军号角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近年来,中交四航局发挥水工程业务优势,聚焦港航疏浚、水利、海洋工程等业务领域,不断激发蓝色经济动能,助推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圳港盐田港区,远洋巨轮船来往频繁,货物集散高效调配。2021年底,中交四航局参与实施的深圳港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包括基槽、泊位及港池疏浚工程,地基处理工程,码头及护岸工程三项工程。
深圳港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
目前,项目地基处理已完成交工、竣工验收,疏浚项目已完成96%,码头及护岸工程项目已完成34%,预计2025年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布局,增强深圳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发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中交四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将视线转移至南粤大地的东西两端,中交四航局参建的码头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湛江港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扩建工程在进行前期道路铺设工作,建成后将极大缓解湛江港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的运输需求;揭阳港惠来沿海港区南海作业区码头工程正在开展围堰施工和基槽陆域部分土方开挖,预计2026年全面建成完工。
一系列码头项目建成后,将发挥港口对临港产业发展及对外经贸合作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城市区域竞争力。
广东惠州,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配套工程(一标)陆域形成区域已全面出水,海堤与泄洪通道顺利合龙,正在进行回填跟强夯满夯施工,项目建设进度已完成89%。该项目位于大亚湾石化区西南部,陆域形成面积约69.08万平方米,新建海堤约1270.8米。
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配套工程(一标)。
据中交四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助力大亚湾石化区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助力惠州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广东石化产业综合竞争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万物复苏之际,恰是踔厉奋发之时。接下来,中交四航局将坚决履行国资央企新时代新征程的重大使命任务,全领域、全要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广东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文字】南方+记者 曾良科 通讯员 肖明葵 高松 冯岩 姚远翔
【图片】中交四航局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