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本该欢欢喜喜准备过年的陈叔却陷入困境:因背部剧烈疼痛从而检查出主动脉有个“炸弹”,随时有可能破裂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尽快手术“拆弹”。“拆弹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附一院”)心血管外科强强联手,完成这台复杂的心血管杂交手术,成功抢救这名复杂胸主动脉壁内血肿合并溃疡患者。春节前,患者恢复良好,无遗留任何后遗症,已康复出院和家人开心过新年。
2月1日下午,60岁的陈叔(化名)在家人陪同下来到番禺区中心医院就诊。陈叔向医生讲述自己的不适,背部剧烈钝痛,就像被人打了一拳,且背痛向胸部放射,伴大汗淋漓,疼痛持续不能缓解,双上肢血压均明显升高。陈叔说既往也有出现过背痛,但疼痛程度低、持续时间短,这次疼痛明显,怕是心血管出了问题,所以马上到医院就诊。心血管内科梁伟杰副主任医师、林艾雯主治医师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后,脑海都闪过一个词:主动脉疾病!
要知道,主动脉出问题都是大问题,随时会要人命的!与陈叔及家属沟通后立即给患者降压、止痛治疗,并联系放射科给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即刻安排主动脉CTA检查,结果不出所料,诊断为主动脉弓部壁内血肿(DeBakdyIII型)合并多发溃疡,这是一个随时都可能爆炸的主动脉炸弹,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病情十分凶险。
主动脉CTA提示主动脉弓部壁内血肿合并多发溃疡
心血管内科主任李健豪主任医师、梁伟杰副主任医师团队再次对陈叔的影像结果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了下一步治疗方案。陈叔主动脉壁内血肿累及范围广,且合并有多发溃疡,其中主动脉弓部溃疡严重,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并紧贴左颈总动脉。使用传统的介入手术治疗方法——主动脉腔内隔绝术难以隔绝左锁骨下动脉和左颈总动脉附近的溃疡,建议进行弓上动脉旁路手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这一内外科杂交手术。传统的弓上动脉旁路手术一般的做法是截断患者自身的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使用人工血管从右侧腋动脉搭桥至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该术式操作较烦琐、出血较多,且将来一旦出现脑血管病变,则没有血管入路可进行DSA检查及介入治疗。
该院成功创建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后,医院积极和广州医科大学系统附属医院进行沟通交流。梁伟杰副主任医师随即联系上广医附一院心血管外科王凯教授,详细讨论交流后,决定对陈叔采取自身弓上血管旁路分流,即把左锁骨下动脉近心端进行截断,重新搭建到左颈总动脉,再对主动脉弓部及胸主动脉段行腔内隔绝术,并对腔内隔绝的支架进行体外预开窗以保证左颈总动脉的血流通畅。该术式最大的优点是主动脉弓部没有植入人工血管,且创伤少、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老陈一家同意积极手术治疗。
2月7日上午,手术如期进行。陈叔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状态下手术,首先由广医附一院王凯教授、马伦超博士联同番禺区中心医院的心胸外科张耀森主任医师、黄飞强医师对陈叔进行外科操作:弓上血管分流,在颈部作一约5厘米长的切口,分离暴露出左锁骨下动脉,近心端结扎,远心端和左颈总动脉进行端侧吻合,手术行云流水,仅1个小时便顺利完成。
腔内隔绝术前造影:主动脉弓部明显溃疡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其中一大溃疡已有破裂倾向
随后。梁伟杰副主任医师团队进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经右桡动脉入路送入导管至升主动脉进行主动脉造影。造影提示:陈叔的主动脉弓部明显溃疡,累及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其中一大块溃疡已有破裂倾向。随后,梁伟杰穿刺右股动脉,建立股动脉-升主动脉通道;根据CT重建数据,对主动脉支架进行体外部分释放并开窗修饰、重新组装,然后成功输送支架至主动脉弓部,在造影确认对位良好后,成功释放支架,复查造影提示:支架释放位置良好,可清晰看到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吻合良好,血流通畅,溃疡完全被隔绝。
介入手术不足2小时,手术便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复查各项指标稳定,胸背痛症状完全缓解,患者回家开心过新年。
腔内隔绝术后造影:支架释放位置良好,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吻合良好,血流通畅,溃疡完全被隔绝
这一复杂的主动脉杂交手术是该院在2023年底成功创建成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后,与广医附一院首次开展的心血管领域的合作,是广医系统临床上的强强联手,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麦裕玲 通讯员林艾雯 梁伟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