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说药】这个“龙”字辈中药很常见,却有“化疗草”之称

广东卫生信息
+订阅

在农村,有一个随处可见的中药,它的叶片呈心形或卵形,边缘有锯齿,夏季开白色小花,结黑色小浆果,大家看看下面的图片,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它有着霸气的名字——龙葵

关于龙葵,有许多神奇的故事和传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关于其名称由来的传说。据传,龙葵的名称与龙有关。在古代,人们认为龙是水中统领,掌管降雨的神灵,而龙葵则是一种对水分需求极高的植物,因此人们将其命名为“龙葵”,寓意其为龙的恩赐。

龙葵最早记载于唐代•甄权的《药性论》,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因味苦,又名苦菜、苦葵;因花如耳坠,又名耳坠菜;因叶形如茄子叶,又名天茄苗儿、天茄子;因果实球形,成熟时黑色,又名天泡、老鸭眼睛。

功效应用

龙葵苦、微甘,寒。归心、肾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用于疔疮痈肿,尿路感染,小便不利,肿瘤。

近代研究表明,龙葵所含的生物碱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过敏、抗菌、解热镇痛等药理作用。特别是其抗肿瘤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民间被赋予“化疗草”的美誉。

2003年12月,龙葵碱的抗肿瘤活性研究在澳大利亚查尔斯盖尔德纳医院进行了第一期临床试验。2006年,美国FDA批准了龙葵总碱的提取物上市,并且有了的新名字——“澳洲茄碱”和“澳洲茄边碱”,主要用于间皮瘤、黑色素瘤等多种癌症的治疗。

龙葵生物碱的含量依次为全草<干果<鲜果,因此,龙葵全草入药时,带果药效更佳,目前临床上也有以龙葵果单独入药。

食用需谨慎

民间有把龙葵嫩茎叶当野菜吃,炒菜、煮汤甚至凉拌,小孩子也会贪玩摘龙葵果食用。虽然,《本草纲目》等书籍记载龙葵为“无毒”,但在临床试验中,发现其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剂量过大会造成中毒,出现恶心、腹泻、头痛等症状,严重可致昏迷。也曾有文章报道大量食用龙葵未成熟果实中毒致死案例。

因此,建议大家食用的时候需注意以下几点:食用注意:

1.龙葵茎叶,一定要先经过水焯才能吃,而且不能多吃;

2.未成熟的龙葵果不要吃,成熟的龙葵果也不能多吃;

3.选择没有污染的地方采摘。

最后,祝大家龙年龙马精神、平安喜乐!

参考文献

[1]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3年版)[S].2023:192.

[2]周晓.龙葵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20.

[3]曹东义.神州龙葵用千年,今日鲜用展新颜[J].亚太传统医药, 2017, 13(24):4-5.

[4]武凤霞,赵宁,梅全喜等.龙葵抗肿瘤机制及其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7,40(05):1238-1241.

[5]张帆.基于抗肿瘤成分龙葵碱含量测定的龙葵果产地质量与煎服方法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6]赖凌燕,农淑萍.食龙葵果实致死1例[J].中国中药杂志,1999(11):58.

[7]史军,子鵺坊.龙葵:双面”野葡萄”[J].知识就是力量,2014(06):78-81.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临床中药师 欧阳燕婷

审稿: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医联体总药师 何杏仪

编辑:温嘉林 程焕映

责编:陈广泰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