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检察干警司法理念,提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能力,努力使检察履职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近日,肇庆市检察院组织干警观看电影《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片名取自《刑法》第二十条规定,聚焦的是“正当防卫”这一法条背后的法理人情。影片以鲜活故事和小人物视角作为切口,以喜剧外壳包裹人生百态,将现实主义题材与浪漫主义情怀深度融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朴素价值期待。
观影活动后,大家纷纷表示,透过电影看到的不只有剧中人的悲欢,更有现实中大家自己的人生,由正当防卫条款适用问题所引发的广泛关注,实际上反映出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更高的需求。作为新时代检察干警,不仅要永葆人民检察与生俱来的鲜红底色,更要秉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检察初心。
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
将法、理、情相互融合
第一检察部 李少雯:
这是一部关于正义与法律的电影,更是一个关于生活与人性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向我们传递“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作为一名检察官,我们在办理案件时,要注意用常情、常理、常识来校正我们的司法理念,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真正将天理、国法、人情融入到每一个案件中!
第二检察部 詹志昊:
电影中的案件都是改编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通过观看影片,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在办理正当防卫的案件中,应当要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设身处地考虑防卫人的处境。我们一方面是检察干警,另外一方面是社会的普通公民,我们在办案中,不要忘记公民心中朴素的正义感,每一个案件都关系到是非、公平和正义。
第四检察部 龙婉璐: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凝聚了整部电影的核心思想,它反映了一种对于人性的尊重和对于法律职责的深刻理解,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真实的人生和复杂的人性,法律的冰冷与人情的温暖之间的矛盾,如何在这样的矛盾中找到平衡点,成为了每一个检察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七检察部 易金旺:
电影《第二十条》给我的感触很深,它警示着我们,在面对法律问题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法律的公平和正义,还要考虑到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作为新时代检察干警,在日常办案过程中除了要守住法治的底线、守护法律的尊严,还要尊重内心的温良与情感,努力在人情与法治间找到平衡点。
第三检察部 凌国丰:
影片通过深度探讨人性和社会问题,揭示了社会道德和法律制度的复杂性。作为一名检察人员,我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应思考如何在工作中,如何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何更好地兼顾法理人情。
让校园霸凌无滋生土壤
第二检察部 王雯婷:
电影开头就讲到了校园霸凌问题,韩雨辰面对校园霸凌没有躲事,敢于正面对峙,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更能成为一个不躲事、不怕事,有担当的人。但电影里还提到,校园霸凌一般都存在取证困难问题,电影情节中也确实经历了一段时间才查实,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应该是被霸凌者和目击者也没有及时站出来作证导致的吧。希望这部电影,不仅让大家看到“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更希望大家在面对校园欺凌、看到校园欺凌的时候,都要勇于站出来,一起推动正义早日到来,让校园欺凌失去滋生的土壤。
通过此次观影活动,检察干警进一步提升了责任感与使命感,将在工作中坚持依法能动履职,止于至善,注重法、理、情的平衡与统一,以办案“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满足人民群众的正义诉求,使公平正义直抵人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延伸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视频:翁绮琳
一审:梁毅娟;一校:张淋皓
二审:罗鉴澄;二校:翁绮琳
三审:李红媚;三校:李 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