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从化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全区上下进一步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奋力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全省全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从化力量。
会上,鳌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汤灿荣表示,过去一年,鳌头镇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多项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税收等增速位列全区第一,工农业总产值均超过全区总量的40%,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新征程上,鳌头将坚决扛起产业大镇责任担当,全力服务从化发展大局,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加快打造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和省典型镇,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示范区。力争GDP增长6%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10%,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首先是聚力试点项目“头号机遇”,打造高质量发展鳌头样板。充分把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机遇,激发改革创新活力,乘势而上推动2个国家级项目成为展示全区高质量发展成效的重要窗口。一是推动试点联建。加快田园综合体二期大野牧乡国际牧场建设,打造全国首家奶牛主题亲子度假乐园;推动万亩良田产业融合数智中心完工,积极对接华农院士合作共建智慧农业、深化种业研究和科普,联合2个试点项目打造集农文旅学于一体的大湾区一流休闲度假目的地。二是推动区域联动。有序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二期建设,重点推进以龙聚村等8个村居建设用地整理为主的美丽城乡融合片区工程,整合低效用地优化“三生”空间布局,推动龙潭、鳌头两大片区强镇带村、联动发展。三是推动项目联进。全面推进中科宇航、温氏猪场等67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和87个专项债项目,提速沙迳水库、京珠高速扩建3500亩征地工作,加快交地建设,带动总投资50亿元以上,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其次是聚力产业升级“头号抓手”,催生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始终坚持产业第一,全力创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一是建平台,构建产城融合发展格局。着力建强“三园”产业平台,重点联动明珠工业园打造唇齿相依、互融互促的发展格局;强化用地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华夏学院三期、龙星储备地等约320亩土地收储,梳理盘活闲置厂房、商铺等50万平方米,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注重人才和科技赋能,加强华夏学院、粤嵌科技校地合作,强化产业发展智力支撑。二是兴业态,开辟竞标争先全新赛道。聚焦智能家居、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煜丰、聚赛龙、欧亚等龙头企业建成投产或增资扩产,因地制宜谋划临空经济,全力支持春盛、奥骏等实验猴养殖基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链延伸,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用好“1+3+5+N”产业政策体系招商引资,努力签约项目20个,加快实现大产业“顶天立地”、小产业“铺天盖地”美好愿景。三是优服务,打造近悦远来营商环境。持续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促进服务效能大提升,健全镇领导挂点联系69家规上企业直通车机制,深化临时经营场所申报登记制改革,全力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面临困难,持续打造企业敢投、想投的一流营商环境。
最后是聚力强镇带村“头号工程”,塑造高质量发展宜居空间。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全力创建省级典型镇。一是提升镇圩功能品质。加快实施棋杆、民乐等6个圩镇风貌提升,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提升美丽圩镇“七个一”成果。完善镇圩常态化管理机制,做好趁圩文化、圩日经济大文章,擦亮“赶集趁圩到鳌头”的区域品牌。二是构建强农共富格局。提高农业规模化、智能化水平,推动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产扩容,以澳洲坚果为核心,谋划打造省级万亩特色水果产业园,提升“五子”农业竞争力;健全“企业+村公司+基地+农户”等联农带农机制,因地制宜推广“强村公司”模式促农增收,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增长10%以上。三是重塑和美乡村价值。用好广州市支持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持续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广泛发动乡贤和党员群众共商共建,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和农房风貌提升行动,精心打造田园牧歌、西塘研学等7条新乡村示范带,推动高平、横江创建为省典型村,拓展“梦回汉唐”等塑造乡村文化的活动品牌,助推全区“百千万工程”走在全省前列。
南方+记者 傅鹏
图片 从化区融媒体中心 李晓彤 邝健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