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东源县义合镇:抢抓休耕期,打造百亩格桑花海丨“河”力绿美

南方+ 记者

艳丽的格桑花随风飘摇,与远处灰白色的古建筑互相映衬,构成乡村独特景观……

2月20日,在河源市“百千万工程”现场会暨全市联动开展全民种树活动启动前,河源市委书记何国森等与会人员来到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实地考察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特色资源是县镇村的核心价值、竞争力所在。作为革命先烈阮啸仙的故乡,下屯村是有名的红色村。依托国家级东江湿地公园以及“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这里山水相依、风景宜人。

如何把特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绿美”成为突破口。

一方面,下屯村将啸仙故居、啸仙学堂及新开设的法治宣传基地串珠成链,用好红色资源;另一方面,利用冬收春耕间隙,打造200余亩义合花海,扮靓不美观的荒田,积极发展绿美资源。

“通过不断尝试,我们最终选择种植花期长、维护容易、色彩艳丽的格桑花。今年,我们扩大花海种植面积,营造美的氛围,让来到义合镇的游客能够感受实实在在的美,以绿美夯实实体经济。”东源县义合镇党委书记曾天禧提及,春节期间,义合镇举办花海嘉年华美食节,有机结合花海景观与商业活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值得注意的是,受岁末年初寒潮影响,义合镇格桑花花期有所延长。“‘三八’妇女节欢迎各位女同胞来打卡,还能够再旺一波!”曾天禧说。

除了红色资源,下屯村还是远近闻名的“厨师专业村”。20世纪80年代初,下屯村走出去的务工人员很大一部分从事餐饮业,不少人成长为名厨后又不断从村里带年轻人出去发展。依托丰富的名厨资源,下屯村建起“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客家菜师傅。截至目前,累计培训“粤菜师傅”约6000人次,带动就业创业约1.6万人。

“一个节点链接多种资源,叠加多种元素,乡村的吸引力会更大,发展的路子会更长。”何国森谈及,阮啸仙是我国人民审计制度的奠基者,接下来,下屯村可充分挖掘审计文化资源,通过审计教育、审计干部培训等方式,充分释放乡村发展潜力。

此外,建设现代化岭南新乡村,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乡贤等是乡村振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工作队队员长期驻扎,有感情,熟悉情况,做出的城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村庄规划接地气,具现实性、操作性。”何国森认为,各地要用好用活人才,打造现代化岭南新乡村,着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

南方+记者 李娇

通讯员 陈殷


编辑 伍欣莎
校对 梁飞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