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罗定|村支书陈球娣的绿美乡村梦

罗定发布
+订阅

2023年的秋冬季节,坡塘村如诗似画!

深秋,银杏树的叶子都变成金黄色,微风吹过,片片黄叶轻轻飘落,给地面铺上金色的毯子。冬天,桃花林里桃花灼灼,缀满枝头,美丽清香。游人如织,在林间穿梭。“百千万工程”的实施,绿美乡村工作的开展,让坡塘村变美,并慢慢走红,成为风光旖旎的风景村,令人神往的旅游村。

打造花园式村庄

坡塘村是罗定市黎少镇的一个边远山村。在省实施“百千万工程”之前,坡塘村党支部书记陈球娣心中就有一个绿美乡村梦:利用这里的绿水青山,打造花园式村庄,让群众感受家乡的美,让外地游客感受坡塘的美。

以往的坡塘村道路泥泞,交通不便,垃圾随处堆积,“脏乱差”现象普遍,经济基础薄弱,是省定贫困村。2016年,云浮市公安局驻村帮扶,村里的落后面貌有了很大改变。村道全部硬底化,通到每家每户,建设了亭子、小广场等便民设施。工作队还与一些企业联动,开展了“一棵树”公益行动,在榃安口自然村东西两面各种下了一片银杏树,建设了榃安森林公园。几年光景,2000多棵银杏树已长成一片别具特色的风景林。

有一年秋天,一个叫泷州户外游的团队,组织了一次多个家庭数十人参与的秋游活动,领队说:“我们是慕名而来,你们村里的群众说,这里的银杏树很漂亮,我们就来了,满树金黄,确是很有特色。”

陈球娣心想,一片小小的银杏林,却成为村里村外的人都喜欢的游玩之处,我何不充分利用好这片林子,搞绿化,创特色,开发乡村旅游呢?陈球娣的绿美乡村梦的雏形,就这样悄然形成。

云浮市公安局驻村帮扶工作圆满完成,留下了一支“永不出村的工作队”,村支书陈球娣心系着她的梦想,带领村委一班人,继续发扬良好作风,热心服务群众,开展基层治理,美化净化村庄,村子变得一天比一天整洁漂亮,但是离陈球娣心中的梦想还有很大距离。

描绘群众多彩生活的画卷

2022年,广东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统筹推进县镇村一体化发展。陈球娣内心非常激动,深受鼓舞,决心要抓好政策机遇,跟上发展步伐,绝不能等靠要,要主动作为,先行一步,打好发展基础。

“我希望以银杏的黄色、桃花的红色,产业的绿色,来描绘群众多彩生活的画卷!”陈球娣提出了自己的做法思路,不断丰满着她的梦想。她计划,在原来银杏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在林子旁、村道边新种成线连片的桃花树。扩大村中的肉桂种植规模,帮助群众增收。

陈球娣主动出击,积极寻求乡贤和市内企业赞助出资购买树苗。

“家乡有需要,我一定尽力相帮。”在东莞办企业的乡贤黄石流听到村委组织种树活动,他马上表示捐赠3000株桃花树苗。在黄石流的带动下,覃玉海,黄强等乡贤也纷纷参与捐树活动。

“我们虽然没有钱,但是我们有人力啊,我叫上大家一起干。”当知道村委要植树,村民黄铿荣当即表态。“造林绿化是造福当代,有益后代的事,我叫上家里人一起去种树!”村民黄亚泰也不甘落后。有了群众的支持参与,坡塘村的植树活动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坡塘村的党员群众就增种银杏树1000多棵,桃花树1500多棵。

陈球娣心中的绿色产业,就是大力发展肉桂产业,实现集体增收,群众增富,增强发展后劲。借助“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契机,陈球娣主动与雅达、依利安达、客都汇3家企业联系,借助企业的力量,购买了大量的肉桂树进行栽种,坡塘村的肉桂种植由原来的7000多亩扩大到11000亩。她组织群众开山路,建林道,方便日常管护和收采。与市内的肉桂深加工企业取得联系,定点收购肉桂及附加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村委又与市内两家规模企业达成到村投资办厂的意向。目前,坡塘村群众人均年收入达到1.3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5万元。

围绕着“三种颜色”,乘“百千万工程”东风,陈球娣在党员群众的支持下,在圆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党员干部带头先干起来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乡村绿化工作!”全省村干部乡村绿化专题培训班之后,陈球娣心里一直叨念着这个主题。省的培训班真是及时雨,绿美工作往后怎么干?陈球娣的思路一下子明晰起来。

她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一起学习讨论省的工作会议精神和培训内容,提出了新的做法:分区、定责,整合力量,发动群众!

“党员干部带头先干起来!”陈球娣发出了动员号召。

村党支部把党员组织起来,成立6个党小组,划分种植责任区,按照“谁种谁管”的原则,示范带动群众植树。离任村支部书记赖应球、退休村干部覃永超主动站出来,担任小组长,带头参与义务植树。

村党支部组建绿美行动先锋队和巾帼植树护林队,先后开展“我为家乡添点绿”“认种1棵树”“建设主题林”等一个个主题党日活动,在“四旁”“五边”进行见缝插绿。选取山坡荒地、“三清三拆”平整地等,种植了“党员先锋林”“巾帼林”“亲子林”三个主题林,植树2000多棵。

陈球娣继续争取雅达、依利安达、客都汇3家企业的支持和参与,组织企业员工与坡塘村的党员群众一起,增种银杏、桃花等1400余棵,规划打造“雅达林”“依利安达林”。

全体党员广泛开展“五个带头”,带头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带头建设“美丽庭院”“四小园”、带头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植绿增绿、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带头做好村民的思想引导和组织发动工作,影响和带动群众参与。在组织引领下,坡塘村汇聚起党员、群众、巾帼志愿者、乡贤四股力量,成为绿美乡村的生力军。

陈球娣结合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工作,把全村495户村民划片分区,由挂片联区村干部、网格长监督落实绿化美化净化“门前三包”机制。又召开村民大会,制定《坡塘村村规民约》,成立“坡塘村保洁公益协会”,由群众集资,聘请保洁人员定期打扫村道卫生,形成了村庄清洁保洁的长效机制。

走进坡塘村,沿途绿树掩映,郁郁葱葱。村庄周围青山环抱,满眼绿障,房屋俨然,环境洁净。坡塘村以最美的姿态,迎接四方来客。

我要为坡塘村代言

树苗在生长,经济在发展,环境在变美,人心在凝聚。坡塘村的蜕变,不但让本村群众初步享受到发展果实的甜蜜,也引起了一些侨胞的关注。

坡塘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侨村,有归侨3人,侨眷侨属131人,海外侨胞近300人。经云浮市侨联、罗定市侨联批准,坡塘村建立了“侨胞之家”,2021年坡塘村被评为“云浮市最美侨村”。村子里变化很大,侨胞们相互告知,先后回乡探访,都非常高兴,连声称赞。18位马来西亚籍侨胞还专门回乡参加植树活动,作为留下乡情的一种方式。

“我们应该发挥侨乡优势,借助侨胞的力量,举办一些活动,吸引城里人来做客,宣传坡塘的美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一些侨胞向陈球娣提出了建议。

2022年暑假,陈球娣找到乡贤覃尚钧,通过他牵线联系上广州市灯塔计划青少年发展促进会,与坡塘村侨胞之家共同举办了第一期“青少年公益夏令营”活动。借助坡塘村肉桂、银杏、桃花的景观优势,开展了野营、野炊、游玩、摄影、写生等活动。结合坡塘村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30多名侨界文艺工作者和教育志愿者还专门开办乡村少年课外教育辅导,原定一周的夏令营活动也延长到一个月,并商定,在村内设立长期性的农村公益教育营地。2023年,“青少年公益夏令营”活动继续在坡塘村如期举行,连续两年的活动,参与人数达150人。

“与北方大城市相比,这里的银杏林毗邻城市却远离喧嚣,清幽恬静。还有满山的肉桂树,小桥流水,更加贴近大自然,很适合乡村游,我们一定要把坡塘村宣传出去。”在夏令营结束时,多名侨界文艺工作者这样表示。

这个誉为广东首个山区侨界公益夏令营的举办,不但提升了社会影响力,也提升了坡塘村的知名度。不久,罗定一些艺术团体或个人、中学的美术老师等,都先后到来开展写生创作,与侨胞之家开展活动,服务坡塘,宣传坡塘。

陈球娣她心想,大家都来帮忙宣传坡塘,我自己也要乘势而为,主动推介坡塘,扩大“银杏染秋”生态旅游品牌效应,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新优势。

“我要为坡塘村代言!”陈球娣作出了决定。她邀请罗定融媒体记者到榃安森林公园拍摄采访,亲自推介坡塘村的银杏之美。又创建了“坡塘陈支书”微信视频号,拍摄了《银杏之约(心随风舞)——来黎少镇坡塘村赴一场绿美乡村银杏之约吧》等短视频。

这些宣传片、短视频发出后,迅速在抖音、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上传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罗定又有了一个新的乡村游“打卡点”,纷纷相约前往。2023年,坡塘村共吸引了3000多名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百千万工程”收获幸福

美丽的自然风光给游客带来美好的体验,也为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收益。外地游客经常在村子里进行野炊、聚餐,或者请村民为他们准备“农家乐”饭食,村民家中饲养的鸡鸭鱼销量大增,当地的茶籽油、木薯、番薯等土特产都成了畅销产品,甚至供不应求。“我一个月就卖了茶籽油一百多斤!”村民覃绍章高兴地说。

“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让坡塘村收获着绿色,收获着美好,收获着幸福,也收获着人心。人流量的不断提升让村民尝到甜头,越来越多的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开展乡村绿化工作,最终收益的还是群众自己,大家的思想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开始的观望、怀疑,转变为后来的支持、参与。群众争先恐后到村委报名参加植树。坡塘村的绿美乡村工作形成了“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乡贤支持、村企联动”的良好局面。

坡塘村以党建引领乡村绿化,积极动员群众力量参加乡村绿化工作,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人们的热议,群众的好评,也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2024年2月2日,“绿美罗定”生态建设义务植树示范活动在坡塘村开展,参加活动的市直有关单位干部和职工代表等500余人,分为党建引领组、乡村振兴组等8个乡村绿化区进行植树,共种下观赏桃树等苗木2000余株。

“绿美罗定”生态建设义务植树示范活动给予了坡塘村的党员群众强有力的鼓舞,大家在绿化乡村、美化家园的活动中干得更欢了,在农历春节前,坡塘村的党员群众又掀起了一次集体植树的小高潮,植树1000多株。

2024年春节刚过,坡塘村又得到乡贤捐树苗2000多株,陈球娣又带着党员群众开始植树了。她站在“党建红助力生态绿,描绘绿美罗定新画卷”的巨幅宣传画前,看着正在植树的党员群众热情高涨,看着络绎不绝的四方游客笑颜如花,她脸上露出了春天般的笑容。

陈球娣深信,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离实现她的绿美乡村梦的目标,将会越来越近。

通讯员 | 叶来标、陈仕金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