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即决战,起步即冲刺。新春肇庆各地发展火热。
2月19日,在全省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第二天,肇庆举行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动工仪式。当天全市共计81个项目签约、106个项目动工。
早在元旦以来,肇庆就马不停蹄、步履不停地举行项目落地系列活动,春节前后共计签约、动工、竣工、投产项目279个,计划投资总额784亿元。一批重大优质项目落地,肇庆正快速形成现实生产力。
肇庆举行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动工仪式。卢舒曼 摄
连续两年,广东都选择春节假期结束后上班第一天举行高质量发展大会,就是要全省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负起经济大省的使命与责任。这对肇庆而言意义更不言而喻。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形势下,肇庆坐不住、等不得、慢不起,必须有时不我待的意识,以自我加压的姿态,绷紧弦、拉满弓,奋力奔跑,一天都不能错过。
高质量发展,是干出来的。这一点,肇庆有发言权。
去年开春之后,肇庆大力实施制造业当家“筑巢”“引凤”“科创”等十项行动,全市上下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的浪潮,开展制造业建设“大会战”,以赛龙夺锦、比学赶超的氛围,推动全市工业发展结出丰硕成果。
2023年,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800亿元,新型储能产业产值接近500亿元、实现两年倍增,工业投资增长20.2%、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新引进制造业项目计划投资额超千亿、实现两年翻番。
新春肇庆各地发展火热。吴勇强 摄
肇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就是工业投资,量质齐升。今年,肇庆市委定为经济工作提质增效年、“百千万工程”典型突破年和基层作风优化提升年,就是要把大抓工业投资进行到底,确保新引进项目总投资目标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同时,持续深入实施制造业项目建设“大会战”,以超常规举措解决项目落地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全力推动项目快供地、快动工、快投产、快上规,力争工业投资突破1000亿元。此外,肇庆持续加快构建“万亩千亿”大平台,围绕“344”园区发展格局,大力提升全市各类产业园区承载能力。
肇庆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来源高新技术企业,连年递增。当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5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超过8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累计达到17家,省级以上“单项冠军”达到6家,省级“链主”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小鹏智能智造研究院等建成运营,宁德时代肇庆基地进入“零碳工厂”行列。今年,肇庆力争“四上”及农业龙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900家。
在肇庆签约、动工仪式的各个分会场,项目成色足、亮点多:投资10亿元的氢兰科技华南总部及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让肇庆成功介入氢能产业,接住新能量产业的“风口”;上市公司、小鹏汽车一级供应商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博俊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入户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西园,进一步完善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将大幅提升肇庆本地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这些企业和项目落户肇庆,不仅补充延伸产业链,还将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化升级,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肇庆高新区一季度集中签约动工仪式。王振宇 摄
肇庆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来自政企同心,双向奔赴。春节还没结束,广大企业家就放弃休假时间,把肇庆项目作为新年的头等大事,全心支持,全情投入。肇庆也坚定不移把“企业第一”的保障服务进行到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帮助企业降成本、增实力、解难题,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始终把企业的事当自家的事”,认真履行好与企业的约定,提供全流程、保姆式的服务和保障,以一流的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回报企业信任、赢得企业口碑。
业精于勤,荒于嬉。肇庆有“笨鸟”的自我意识,也有“先飞”的精神状态,在这个拼得“火热”的春天,主动出击,抢得先机。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肇庆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
【撰文】卢舒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