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4个出入口!深圳这一枢纽全面投用|深圳楼市早7条

大湾区楼市观察
+订阅

《深圳楼市早7条》总第857期

①新增14个出入口!深圳这一枢纽全面投用

近日,深圳市黄木岗交通枢纽工程(简称“黄木岗枢纽”)地下空间全面贯通,主要出入口正式开闸迎客,标志着黄木岗交通枢纽工程全面投入使用。

黄木岗枢纽位于华富路、泥岗西路和笋岗西路五叉路口,占地面积16.90万㎡,总建设面积19.40万㎡,为7号线、14号线和24号线(规划)三线换乘枢纽。其中,7号线、14号线黄木岗站分别于2016年10月28日、2022年10月28日开通运营。

投入使用的黄木岗枢纽新增了14个出入口,负一楼地下空间全面贯通后,扩大了7号线、14号线站厅层核心区使用范围,连通了枢纽四个象限的下沉广场。贯通后,市民可通过黄木岗枢纽的负一层公共换乘大厅抵达体育中心、市二医院、华富村、华强北商业街、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等多个区域。

②深圳中学高中园今年投用

据报道,2024年,深圳全市还将加快实施基础教育百万学位建设计划,新增优质中小学教育集团15个,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30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7万座。深圳出台的《深圳市关于加快学位建设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深圳全市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74万座,新增幼儿园学位14.5万座,加上此前规划新建公办高中阶段学位9.7万座,到2025年,深圳将新建基础教育学位共近百万座。

深圳中学高中园“一园三校”,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新联村、新城村交界处,采用“市投区建市管”模式,将新建科技高中、数理高中、实验高中3所寄宿制高级中学。总办学规模为198个班、9900学位,是全市四大高中园里规模最大的高中园,9月将投入使用,科技创新中心、图书馆、艺术教育中心、体育馆等8项设施配套均可由高中园内各校共享。

③深圳今年将供应保障性住房4.5万套

2月18日,在深圳举行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宏伟表示,今年集团将加大投资、加快建设、扩大供给,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3万套以上,供应4.5万套。

赵宏伟表示,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背景下,人才安居集团将全力以赴多建房、快建房、建好房、管好房,2024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15个,竣备项目16个。

④东莞普通住房价格标准上调

近日,东莞市住建局发布《关于调整我市普通住房价格标准的通知》,对东莞市普通住房价格标准进行上调。普通住房标准,主要用于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普通住房及其他商品房(含非普通住房)征收的土地增值税。

土增税预征率方面:普通住房为2%,其他商品房(含非普通住房)为3%;土增税核定率方面:普通住房为不低于5%,其他商品房(含非普通住房)为不低于6%。此次普通住房价格标准上调,意味着开发商需要预缴的土增税预征费用减少,开发商在资金压力上减负

东莞市原普通住房标准主要包含:1.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1.0以上;2.单套住房建筑面积144㎡以下;3.价格标准动态划分三类镇街。

⑤金融时报:贷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发文称,18日,央行发布了2月份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信息。结合央行前期对外表态释放的信号,市场人士综合分析认为,MLF连续超额续作,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过两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还可能下行,5年期以上LPR下降可能性更大。

2023年12月,各主要银行再次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1月25日,人民银行下调了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2月5日,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元中长期低成本资金,这些政策措施有效降低了银行中长期负债成本。

⑥2月份,房企到期债务近400亿元

据报道,春节期间,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仍在加速落地。包括安徽、湖北、河南、青岛、南宁等地,近期先后落实了房地产融资白名单,并下发相关贷款。近日,安徽省首批城市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贷款落地,合肥首批26个“白名单”项目已获得包括农行、交行、建行、中行、工行等银行支持,目前已审批授信约17.8亿元,贷款实际已下发至项目1.6亿元。

目前,安徽全省已初步排查符合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约208个,涉及202家企业,融资需求340.1亿元。日前湖北省武汉、襄阳、宜昌、黄石等12个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共获得授信57.2亿元,发放贷款18.4亿元,展期6.4亿元。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消息,全国超过26个省份170个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了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

⑦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适时研究公积金最高贷款限额

近日有上海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表示,现行的公积金贷款额度家庭最高为100万元,若有补充公积金最高为120万元,是2015年开始执行的,与现在的情况已基本不符,从刚需人群的角度考虑,建议提高公积金额度。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回复称,根据《上海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沪公积金管委会〔2023〕5号)的相关规定,公积金最高贷款限额由市公积金管委会根据房地产市场调控方向、本市住房消费水平、社会人均收入情况、住房公积金流动性情况及风险管理的要求等综合确定后公布执行。中心已将建议记录备案,适时研究。

来源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时报网、澎湃新闻、财联社、中国金融新闻网、深圳房信网

【撰文/制图/整理】冯少文 邱永宽

更多《深圳楼市早7条》




编辑 孙梦圆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