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广州民政温暖守护“不打烊”

广州政法
+订阅

龙年春节期间,广州民政系统温暖守护“不打烊”,一起来看看坚守一线的民政人是怎么度过的吧!

社会救助处春节前夕落实好低保、特困等救助资金以及春节慰问金、一次性价格临时补贴资金发放,累计发放1.2亿元,惠及困难群众约6.2万名。春节期间市、区两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均保持24小时全天候畅通,持续提供节假日期间的政策咨询、转介救助等救助服务,实现救助服务“不打烊”。先后两次通过智能语音电访等形式对全市8.2万多名困难群众发送短信及拨打智能电话,给群众送去节日的问候,并提醒群众做好安全出行、安全用电、安全用气以及防寒保暖等。累计发送提醒短信约28万条,通过走访入户探访、自行领取等方式为1255名困难群众送去包括棉被、棉大衣、大米等价值24.6万元的应急和生活必需物资。

社会事务处聚焦群众关切,除夕当天全市婚姻登记机关正常上班,为市民办理登记业务,常态化开展结婚登记颁证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文化。加大街面巡查救助力度,扎实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及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养老服务处加强对特困、独居、孤寡、留守等居家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关爱帮扶,及时化解居家安全风险,统筹资源切实满足养老服务刚需。派出安全检查工作组共54人次于春节前夕及期间持续对全市养老机构进行检查,抽查市本级及各区养老机构24家。

广州市救助管理站为受助人员举办“救助有爱,暖心过节”春节活动,工作人员为他们派发节日礼品、餐食,送上新年祝福。

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展“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春节主题关爱活动,为滞留中心的受助儿童讲授春节传统文化习俗,带领儿童挂灯笼、贴福字,感受节日氛围。每日发放节日零食,与儿童谈心聊天进行心理疏导,组织受助儿童阅读并开展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跑步等体育锻炼活动,积极为受助儿童营造节日氛围。

广州市老人院有一群人,他们缺席“团圆”、坚守岗位,用暖心服务为在院老人送去关爱和陪伴,用实际行动诠释“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信念。他们匆忙的脚步和老人的健康欢乐交织在一起,他们忙碌的身影是这个节日里一道独特且温暖的风景。

广州市福利院通过带孩子们逛花市、举行春节联欢汇演、“喜迎龙年”春节游园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共同庆祝新春佳节。

广州市东升医院组织不能归家团圆的患者、老人们开展贴春联、挂红灯笼、包饺子、新春歌会等形式多样的迎新春活动,让他们在医院感受浓浓的年味,感受东升大家庭的呵护和温暖。

广州市受助人员安置中心工作人员坚守岗位,联动受助人员开展春节氛围营造工作,拉满“安置之家”的年味氛围感。通过组织受助人员制作手工灯笼、写福字、贴年画、挂彩灯,开展舞动龙年、唱响新春等活动,引导受助人员在参与过程中了解春节习俗,体验春节的热烈气氛、感受浓浓的中国年味。

来源:局社会救助处、社会事务处、养老服务处、市救助站、市未保中心、市老人院、市福利院、市东升医院、市安置中心、广州民政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