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冲刺“开门红”!河源高质量发展大会定下这些产业发展“小目标”

南方+ 记者

继全省“新春第一会”后,2月19日,河源快马加鞭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聚焦产业科技、“百千万工程”、绿美河源生态建设,释放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鲜明信号,动员全市上下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全力打造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三大样板”。

“一季度开局起步关乎全年、关乎信心和预期,要迅速从春节假期的休闲与轻松中收心,摒弃‘去年年底冲刺后,想喘口气、歇歇劲’等心理,全力冲刺一季度。”河源市委书记何国森表示,各级各部门应多做价值考量、少做技术判断,遇到问题多踩油门、多谋路径,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现场。

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打造新质生产力

2023年,河源全市主导产业发展呈现“1357”特点,即“1+3”产业占工业比重近五成、对工业贡献近七成。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规上企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2.8%,水饮料及食品产业规上产值增长9.2%。

在夯实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基础上,围绕当家产业,河源今年定下哪些“小目标”?又将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河源样板?

“力争电子信息、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机械与模具产业年产值分别达600亿元、86亿元、60亿元、115亿元。”何国森谈及,河源将扎实推进农夫山泉三期、华润怡宝一期、中储粮、白象食品、紫泉饮料、爱康保利管道等91个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航嘉三期、时进科技、晟源永磁、乔丰科技等项目达产达效,鼓励精电显示、西勤、景旺电子、今麦郎、龙记、富马合金等存量企业增资扩产。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今年,河源将紧抓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打造新质生产力。同时,各县(区)也将做强特色主导产业,着力培育先进制造业,推动钢铁冶金、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河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叶金镜表示,河源今年将积极开展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认定工作,促进“专精特新”企业质量和数量双提升。一方面,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10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资44亿元;另一方面,加大企业数字化改造服务支持力度,力争推动1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赋能推进产业智能化发展。

禾望电气主要产品包括风力发电产品、光伏发电产品、电气传动产品等。禾望电气河源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纳税额不低于3.2亿元。

构建“双区研发—河源孵化—河源产业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是“以新提质”。河源如何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

“我们将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实施梯度培育、高企倍增和树标提质行动,建立高企培育三级库,推动河源企业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细分领域‘单打冠军’企业迈进,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河源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吴仕延表示,河源将完善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省级实验室+市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的实验室工作体系;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组建实验室及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重大科创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实体是根基,金融是血脉。科创类企业前期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特别需要金融赋能。科技和金融如同现代化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只有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才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今年,河源将继续加强全链条金融支撑科技体系,强化“一企一策”,常态化跟踪服务企业融资,加强与湾区第三方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有机融合。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吴仕延谈及,河源将发挥“智汇+”河源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作用,着力解决产业或企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做实做优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组团式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持续推动孵化载体提质增效,加快技术转移中心、中试基地建设,培养壮大技术经纪专业人才队伍,探索建设深河“科创飞地”,构建“双区研发—河源孵化—河源产业化”,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南方+记者 李娇 黄敏立

通讯员 陈殷


编辑 张会玲 魏楠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