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弦”开工!横琴通报封关运行最新筹备进展

南方+ 记者

2月19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举行分线管理封关运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合作区封关运行筹备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实施计划。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分线管理封关运行新闻发布会。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当前,合作区将封关运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3月1日0时封关运行节点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开展压力测试、情景模拟等,举全区之力狠抓落实,确保封关运行顺畅。”省委横琴工委委员、执委会副主任符永革表示,“分线管理”是合作区的基石性政策,也是彰显合作区更深层次、更大力度、更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核心政策。优化横琴合作区分线管理政策,推动实施封关运行,是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具体举措。

已基本具备封关运行条件

据了解,2023年12月以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国家部委陆续发布了七份政策,明确合作区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税收政策和特殊的海关监管制度。为配合相关政策有效实施,合作区及海关部门也于近期制定了五份配套文件,为实施封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拱北海关自贸处处长王种瑞表示,现行政策框架下,合作区实施的海关监管模式具备“一线”基本放开、“二线”严格管住、区内实现自由的亮点。聚焦“一线”“二线”人员、物资日常往来频繁等现实特征,海关将高标准建设与合作区发展相适的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对进出合作区的需接受海关监管的交通运输工具、运输设备、人员、货物、物品实施高效、精准、科学监管。

目前,合作区各项软硬件均已基本具备封关运行条件。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目前,合作区各项软硬件均已基本具备封关运行条件。合作区全面完成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电子围网修复工作,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于2024年2月1日上线试运行。同时,6个“二线”通道已通过国家验收,“二线”通道功能定位、各通道人员及车辆出岛交通方式已经公布,并优化调整了“二线”通道海关监管设施周边交通组织流线。当前合作区正有序实施“二线”通道全流程全要素综合压力测试,同步依托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配套信息化系统。

此外,合作区执委会、省政府横琴办联合印发了打击走私和综合治理协同监管方案,建立合作区反走私举报奖励制度,组建完成反走私普法联合宣传队伍、重点场所联合清查队伍等,并围绕重点场所开展常态化摸排管控和清理整治。

优化交通流线缓解出区压力

法律事务局局长钟頴仪表示,国家层面关于分线管理的政策已经全部落地,合作区也将国家层面的政策要求制定落地的具体措施,为合作区封关运行提供了必备的政策体系和基础。具体来看,系列政策将为合作区各类经营主体进口免(保)税货物,有机器、设备等进口自用需求的经营主体,有货物“暂进复出”需求的经营主体,以及科技研发、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和制造业经营主体等带来直接利好。

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对合作区“二线”通道通行功能、通行时间及信用通行名单,以及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他指出,目前“二线”通道信用通行名单申报功能已开放,驻区企业、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横琴居民均可自愿自主通过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申报。而游客访客驾驶车辆进出合作区相关事宜,合作区正在积极研究中,明确后再对外发布。

合作区推出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数据显示,2023年合作区机动车在工作日,日均出区通行量约为4.5万辆/天;在旅游节假日,日均出区通行量约为5.2万辆/天。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汪云表示,为解决封关运行后各出区二线通道的交通压力,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将根据各个通道功能定位,优化各出区通道周边交通组织流线,增加引导、分流措施。同时,协同公安局,共同制定交通应急组织管控措施方案,保障出区交通平稳运行。此外,将加强封关运行后公共交通方面的运营组织安排,提供公共交通出行保障。

拟推出游客二维码便利自驾游

在问答交流环节,合作区法律事务局、经济发展局、城市规划和建设局、统计局、财政局、合作区打私办,以及拱北海关的相关负责人根据业务分工,对各类问题逐一作出积极回应。

针对公众入区高峰期是否会采取预约、限流等措施?汪云表示,根据目前合作区在节假日等公众入区高峰期间的交通整体情况,封关运行后,近期暂未打算采取入区的预约、限流等措施。但也会密切关注封关运行后的交通状况,视情况研究出台相关的交通管理措施。

同时,关于公众入区高峰期间自驾游旅客的出岛安排,合作区已联合交警、海关等相关部门制定了应对措施,将根据岛内道路交通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引导分流,尽量方便大家出行。此外,合作区正在制定游客访客驾驶车辆进出“二线”通道的相关备案指引,未来所有驾驶车辆到合作区的游客、访客,均可通过合作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二维码,或拜访单位的访客二维码,自愿自主申报备案名单,以此来便利自驾游的旅客出区。

据悉,封关运行后,合作区设有7个对外联系的“二线通道”,其中4个道路通道为横琴大桥、横琴隧道、深井通道及正在加紧建设实施的十字门隧道“二线通道”。

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表示,十字门隧道正在建设海关临时查验设施,计划在今年2月底完工,于封关运行之日起实行临时出岛通行措施;另一方面,海关永久查验设施也在同步加快实施建设,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完工并通过验收后,将正式开通启用。此外,杧洲隧道海关查验设施正在推动规划建设工作,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完工,经验收合格后正式开通启用。

十字门隧道正在建设海关临时查验设施,计划在2月底完工。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发布会上,符永革坦言,分线管理封关运行作为区域发展的一个新事物、新探索、新案例,无任何先例可循,各项政策的供给和配套也是有一个逐步深化和落实的过程。分线管理政策的落地实施,仍需要根据横琴合作区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以及琴澳居民特别是澳门企业、澳门居民、澳门资本等现实需求,不断优化完善。

下一步,合作区执委会将加强领导、统筹部署,调动全区资源力量形成“一盘棋”,特别注重加强与海关的协调联动、同频共振、信息共享、同题共答,共同落实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封关运行实施方案》,“满弦”开工、倒排工期、强化责任,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更大程度的“二线”基础设施压力测试和情景模拟,落实分类管理,继续完善“二线”通道协同管理机制,以及旅客、访客驾驶车辆便利备案通行机制。在3月1日前确保完成所有封关运行准备工作,确保合作区顺利封关运行。

【采写】南方+记者 黄天儒 何丽苑

【统筹】梁涵

编辑 文秋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