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赋能孩子开学适应?2024年第1期“‘如何当好家长’大家谈”教你应对方法→

东莞慧教育
+订阅

寒假余额已经不足,临近开学,面对孩子在开学前的作息紊乱、情绪低落、斗志阑珊,家长应该要如何给他们赋能?2月17日上午10:00,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和东莞广播电视台、东城教育管理中心承办的“‘如何当好家长’大家谈”家庭教育活动2024年第1期“赋能孩子开学适应”正式开启。

06:16

本次活动不仅通过短视频真实还原家庭教育场景,还邀请了东莞市家庭教育指导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东莞高级中学老师肖健美,东莞市名师培养对象、东城实验小学副校长杨颖婷、中海未来实验小学家长练愉莉以及媒体代表、东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叶纯,举办家庭教育现场分享会,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为广大家长提供专业有效的指导性建议。

为了在新的一年把这档家庭教育特色活动办得更扎实,不仅创新了活动形式,增加了现场家长的互动,家长们可以边看边举手牌表达态度,主持人还邀请了现场的家长发言。

这场干货满满的家庭教育活动,在知东莞APP进行全程直播。短短一个多小时,便吸引了超过178.4万人次观看。

开学前家长主要为这几点而焦虑

喜庆热闹的春节过后,寒假进入尾声,新学期即将开始。从轻松的假期回到紧凑的学习生活,对孩子们来说是个考验,有些家长也为此十分焦虑,难免会催促孩子按时起床、完成寒假作业、放下手机,但是效果却未必好。

有一位爸爸表示,自己家对孩子假期使用“三电”(手机、电视、电脑)比较放松,现在快开学了,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回归正常学习状态,放下电子产品。

其中,一位妈妈表示,我孩子目前读初二,我特别担忧孩子在开学初不能迅速进入校园学习状态,从而影响整个学期的学习状态。而这一个学期的状态也直接影响到初三乃至中考,所以我想请教一下如何迅速帮助孩子进入状态?

另一位妈妈表示,我有过叫孩子起床、催促孩子赶寒假作业,约束孩子使用手机,但效果不太好,我感觉这样做会让孩子的主动性变差,依赖性变强,有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感觉。我想请教一下,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从“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

还有一位妈妈表示,我在寒假前就与孩子约好了,每天早上8:30叫她起床,因为这个时间比正常上学晚,而且提前商量好了,所以孩子遵守得很好。

根据现场家长举牌情况,大部分的家长在开学前会有些焦虑。

开学前孩子哪些表现是正常的,家长不必焦虑?孩子哪些表现值得重视并需要引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效果更好?要提供哪些心理支持以帮助孩子适应开学?主持人叶纯带领名师代表肖健美、教师代表杨颖婷和学生家长代表练愉莉围绕上述的相关话题,与家长们展开交流。

家长代表练愉莉表示,对于开学她是既担心又期待,担心孩子难以进入状态,同时也对新学期抱有希望和憧憬。

教师代表杨颖婷给出“心理暂停键”的小妙招,也就是家长在有情绪的时候及时按下暂停键,“停一停、想一想、问一问”,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内在需求,待镇定下来后再从容地进行对话沟通。

面对开学前“不在状态”

家长要适度理解

名师代表肖健美认为,开学后无论是作息时间、饮食结构、人际交往、娱乐休闲、学习安排等方面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甚至对一些孩子来说可能是颠覆性改变。所以心理上会抗拒,甚至恐惧,生理上也会出现头晕、心慌、恶心、肚子疼等一系列的躯体反应。如果此时家长觉得孩子是为了逃避上学而装病,就有点冤枉孩子了,他们并不是假装,而是心理焦虑和恐惧引发的躯体反应,需要家长正视并理解这一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指责、嘲讽,甚至强迫坚持。

杨颖婷希望家长切记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孩子,甚至用老师的权威去威逼、吓唬孩子,否则就是“雪上加霜”,反而会让我们的孩子更加不适应。我们应该要让孩子有一个过渡期,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适应过来。家长及时发现并关注行为背后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加强与孩子沟通,寻求调整的方法,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即可。同时针对这些情况,学校也会做出相应调整,不会一开学就追求教学进度、也会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重新回归校园生活。

关于“开学适应”,这几点建议要收藏

练愉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提前一个星期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参照学校的作息时间,三餐和午休也接近学校的规律,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早睡早起、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娱乐时间等,帮助孩子适应开学的节奏。

杨颖婷建议:做到一种状态,做好三项准备。一种状态是指以“学生”的状态进入学校学习。对校园生活带有期待、对老师带有尊敬、对同学带有尊重,对学习带有渴望和信心,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主要任务,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学生是他的第一份职业,学校是追求知识与理想的场所。

三项准备是指学业准备、生活准备和学校生活准备。

杨颖婷还建议家长可以设计一个小仪式,比如订一个开学小蛋糕,通过切蛋糕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要开学迎来新学期了。

开学前家长要扮演好三种角色

肖健美建议,一是做孩子最安全的倾听者,对情绪感受接纳共情。尝试和孩子站在一起,接受他的想法、不予以评价、了解他的情绪、并做出积极回应沟通。

二是做孩子最有耐心的陪伴者,对孩子的学习给予足够耐心。

三是做孩子生命安全的守护者,对异常表现保持敏感。开学前后这段时间,家长要留意关注孩子的身心状态。如孩子出现强烈的情绪变化,如心情持续低落、异常暴躁、睡眠困扰、食欲明显减退、人际冲突、兴趣减退、莫名哭泣等,请引起重视,不要责骂孩子。及时与学校联系,求助心理老师或者专业机构。

安全无小事,开学前要嘱咐

肖健美再次强调,安全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家长朋友们除了做好孩子心理安全守护之外,还要进一步关注孩子日常居家、交通、交友等各方面的安全。孩子返校并不意味着“神兽归笼”,不能就此卸下防备之心,不能就此松懈下来。要不断加强家校联系,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安全教育,提醒孩子要将老师和家长平日里教导和叮嘱的安全知识反复熟悉,反复自我提醒,持续强化自身安全防范意识。

一位来自东城的家长说:“通过这一期赋能孩子开学适应的现场活动,我收获很大。首先专家给我们家长指导,可以从观察孩子开学前的表现,生理心理等等方面的情况入手,关注孩子的需求,我们家长也要淡定一点,了解孩子的需求之后,我们能够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开学紧张的节奏。”

活动在知东莞app进行全程直播,吸引了不少网友留言,从留言中可以看出,家长们通过本期活动,心态比较放松,也比较清楚地知道了在开学前应如何帮助孩子适应。

有网友留言说,妈妈越爱孩子越想掌控,越掌控孩子越反感。从言语中正向引导,我相信孩子可以正常进入状态。

网友表示,寒假即将结束,叮嘱小孩积极做好上学前准备,调整学习状态,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年,迎接新的学期!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