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珠海2023年成绩单,这些“历史首次”镌刻奋进足迹:规上工业总产值迈过6000亿元大关,工业投资近15年来首次超过房地产投资;全年引入7万名人才,创历史新高。
数据之变折射的是产业之变。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涌入,是这座青春之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展望新蓝图,珠海提出,要向陆地拓空间、向海洋拓空间、向天空拓空间,加快把珠海建设成为创新企业集聚的“产业森林”、各类人才集聚的“美好家园”,为中国式现代化珠海实践拓展“陆海空”广阔空间。
按照目标,2024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要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为实现这一目标,珠海为自己规划“三件大事”——抓立柱项目快落地、抓盘根计划全铺开、抓产业空间大整合。
破局起势,珠海,正全力拼出一个新未来!
新起点
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
奋进,成为2023年珠海的真实写照。在2023年成绩单中,珠海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33.2亿元、增长3.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增长5.7%。
脱虚向实,持续向好。“制造业家底”更加厚实、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民营经济更为活跃、创新人才更加集聚,成为珠海行稳致远的坚强底气。
过去一年,许多重大项目纷纷落地珠海。珠海全市招商引资签约产业立柱项目37个,已签署落地投资协议项目23个、总投资730.5亿元。
尽管外部环境不稳定,过去一年里珠海承压而行,仍迎来了许多“高光时刻”。
人才涌入珠海,全年引进各类人才达7万人,创历史新高;推动5家企业A股上市,全市企业通过IPO、再融资、发行债券累计直接融资303.3亿元,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2.4亿元、增长10.3%,增幅也在珠三角排名第一。
“首位”“新高”“突破”等关键词,定格了珠海加快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又一重要引擎的特区担当。这座人口总量仅有200余万的青春之城,人才总量已经突破90万人,并且在去年成功培育出珠海首个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毗邻港澳的花园式海滨新城,过去一年,1.64亿人次旅客通过珠海口岸出入境,超过1145万人次旅客在珠海机场留下足迹。凭借港珠澳大桥的地利之便,已有累计超过7.6万名港澳居民在珠海置业。
人才与项目纷至沓来,成为这座奋进之城的动力之源。过去一年,珠海多项产业数据大幅增长,“4+3”产业集群全年产值4406.6亿元、增长6.6%。其中新能源增长27%、集成电路增长28.9%、智能家电增长13.9%。
新动能
聚焦产业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4年,是澳门回归25周年,也是珠海建市45周年。这一关键之年,被珠海定为“项目攻坚年”和“企业服务年”。
今年,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工业投资大幅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正增长。
向构建万亿级现代化产业体系冲刺,珠海将坚定把握产业发展趋势、聚焦产业升级,抢抓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脊梁”。珠海提出,全力推动近两年新引进产业立柱项目提速度、见成效,促成落地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在谈新签约项目快落地快动工。
在产业链布局上,珠海将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向上游原材料延伸,加快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上下游产业集聚。
与此同时,珠海还将抢抓光伏、锂电池、信创以及集成电路等新赛道产能快速扩张机遇,推动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技改,引进培育一批智能制造设备企业。
一边围绕产业链聚集项目,另一边持续筑优园区载体。
珠海提出,全面发挥5.0产业新空间“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五大优势功能,狠抓签约项目入驻投产,继续实施“园区投入倍增工程”,加强对现有产业园区、企业集聚区的升级改造。
产业向“新”而行,科技向“产”进发,吹响新号角。在促进产业集群“产业森林”的过程中,珠海正从“小而美”“小而精”向“大而强”的产业集群转型跨越。
新机遇
“三大动力”引领再造一个新珠海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要打造以珠海为核心,以中山、江门、阳江为发展极,构建“一核三极、两圈四轴”的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
一条以珠海为中心枢纽,港珠澳大桥为轴,覆盖全国、服务全球的“湾区西走廊”正在加速崛起。大城大担当,万千新气象。珠海提出,将抢抓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建成通车机遇,加快推动深珠通道前期研究工作,推进南珠(中)城际香山至拱北段建设,促进珠西都市圈与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联动合作。
随着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加快建设,珠海承东启西、联动港澳、辐射粤西的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发挥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引擎作用,珠海正携手澳门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在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中作出新贡献、展现新担当。作为内地唯一与港澳同时陆桥相连的城市,珠海为香港和澳门拓展内部腹地提供广阔空间。
珠海提出,积极对接香港“八个中心”和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推动珠澳港联动形成具有更强辐射服务和龙头带动作用的都市圈。
数据显示,随着“经珠港飞”“港珠澳大桥游”落地实施,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单日通关车辆首次突破1.7万辆次,单日出入境客流量突破11.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抢抓“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实施机遇,珠海提出,要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将联动横琴长隆,重点打造港珠澳大桥旅游、情侣路、海岛旅游等网红新热点。
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全力推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这片改革热土正以勇争第一的魄力、久久为功的耐力,再造一个新珠海。
● 案例
办好三件大事 实现项目攻坚
迈向高质量发展,再启新征程。今年珠海将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以“项目攻坚年”和“企业服务年”为主题重点抓好三件大事。
立柱项目快落地。珠海提出,要匹配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快速落地的需求,构建更快捷高效的市区联动、部门联动、政企联动机制和要素供给机制,以超常规速度在新能源上游、生物医药、全域无人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一批立柱项目快速建设投产。
盘根计划全铺开。珠海将在做大“增量”的同时持续做优“存量”,从项目审批、土地供给、政策扶持、金融保险服务、就业培训、保障房配给、员工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政府服务。重点巩固提升“4+3”产业体系,支持格力电器等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与一大批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全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产业空间大整合。珠海将把握节奏继续建设标准化与定制式的5.0产业新空间,加强产业新空间与港澳产业发展的连接,与港珠澳大桥、珠海机场、高栏港、广珠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功能发挥的协同,与城市生活配套服务提升的统筹,优化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布局,把珠海54个5.0产业新空间与现有各园区建设成为“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的示范园区。
其中,在空间布局方面,珠海东部片区着力拓空间优空间,通过产业新空间建设、“三旧”改造、零碎地块整合等,把香洲区、高新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超级科创“孵化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科创企业集群落地、人才高地迅速构建、产业体量快速跃升;西部片区着力优配套强园区,持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巩固提升园区要素支撑能力和生产生活配套水平,把金湾区、斗门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产业集聚区,提升珠海西部地区的能级量级。
● 一线
发力招商引资 迎新年“开门红”
1月26日上午,珠海高新区举行2024年1月重点项目签约仪式。融和元储、新连芯、比电科技、精研能源等重点项目现场签约入驻,拉开珠海高新区2024年度招商引资热潮。
本月珠海高新区共集中落地重点项目27个,涵盖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能源、医药健康、智能电网等领域,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超32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超124亿元。此次集中签约项目将分别入驻格创·芯谷、港湾1号、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区等珠海高新区5.0产业新空间以及联东U谷等优质民营产业基地,为珠海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注入新势能。
仪式上,珠海高新区投资促进中心、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区驻深招商办、高新建投、华发产业新空间、格创产业新空间等招商队伍以及产业载体代表先后与各重点项目代表签约。区企业服务中心为各签约企业代表送上“企业服务卡”,承诺每一家签约企业都将由专人对接,享受珠海高新区提供的全天候、全方位、一站式精准服务。
“珠海高新区拥有非常好的营商环境,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区招商团队以专业的水平,解决了我们许多后顾之忧。未来我们会着重在珠海当地研发和推广,服务更多当地企业。”深圳显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丁兢说。
广东新连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事务负责人胡美红认为,“珠海高新区在集成电路与半导体领域产业链优势明显,产业配套设施齐全,让我们前来投资的企业对高新区打造产业生态、构建产业社区充满了信心。”
深圳精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荃说,“珠海高新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条件,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3年,珠海高新区聚焦“3+3+1”主导产业开展强链、补链精准招商,成功落地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先阳新能源总部基地、长园智能装备(广东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年新引进0.5亿元以上项目149个。
南方+记者 黄鹤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