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深入推进“三个大镇”战略|高质量 挑大梁

南方日报 南方+

当前,清溪正处于动力转换期、优势再造期、新一轮大发展酝酿期,推动清溪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

今年,清溪将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深入推进“三个大镇”战略,接续推动“融合先锋、智美清溪”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制造业当家为根本,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以“投资年”行动为突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稳定经济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推动清溪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加快转型升级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攻坚

清溪镇元鼎科创园项目近日已完成主体建筑外墙围挡拆除工作,标志着清溪首宗可分割“工改M1”项目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该项目是清溪镇直面土地碎片化、利用效益低下的问题,提出必须“向存量要空间”、打响城市更新“空间革命”,从而打破制约高质量发展瓶颈的一项重要举措。

2023年,清溪从一开年就击鼓催征、聚力前行,拧紧发条、埋头苦干,推动清溪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清溪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广东省中心镇,跻身广东省“百强镇”第15位;团镇委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土桥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有目共睹的是,清溪镇抓项目、拓空间,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规划建设罗马、长山头现代化产业园,总面积4545亩,完成改造后产业用房将由230万平方米提升至800万平方米,2023年已完成拆除整备186亩,计划2025年前整备2000亩、2027年前整备4500亩。全力推进“工改工”,4个项目完成改造,2个项目动工建设,9个项目推进前期工作。积极开展“全民招商”行动,在全市率先举办“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全年引进5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392宗,协议投资总额140亿元,同比增长29.9%,其中引进了总投资30亿元的创新智数产业基地项目。

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攻坚,共有2个项目投产、6个项目动工建设,多个续建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2023年完成市重大项目投资22.4亿元,同比增长18.5%。全年推动工业企业“小升规”117家,完成年度任务(92家)的127.17%,连续多年在全市排名前列;共有120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企业认定,完成年度任务的104%;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1家,完成年度任务的258%;新增“小巨人”企业3家;5家企业获认定为单项冠军企业,其中宜安获认定为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清溪镇获评为“东莞市创新强镇”。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做优人居环境作为“第一抓手”

如今来到清溪镇铁场村,进入门楼沿着铁场路向东,会路过大片兰花和玫瑰园种植基地。2023年7月,云溪桃花源项目成功入选了2023年广东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重点项目库,是东莞市唯一入选名单的项目。

云溪桃花源项目的落地,是铁场村近年来坚持走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铁场村不仅引入了耕山小寨和云溪桃花源等项目,还投入3500万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推进“三线下地”工程,升级改造街头小景、灯光装饰、精品“四小园”和乡村旅游相关配套设施。“铁场村经过多年的精心建设,道路修好了,环境变好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现在也搞起了旅游业,许多人来这里打卡观光,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该村村民表示。

放眼全镇,清溪镇抓紧“百千万工程”的发展机遇,大力开展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补齐乡村建设短板。该镇动员各村小组充分利用集体盈余资金、上级补助资金,打造公园、建设临时摆卖区等,规范村管理,提升乡村整体形象。2023年,清溪镇累计安排乡村振兴奖补项目资金9805.5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739.71万元,村配套出资约5065.83万元。

通过建机制、树典型,清溪镇拿出“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迅速组建起全镇上下贯通的指挥体系、推进有力的实战体系、量化实化的目标体系,构建了“1610”典型引领工作体系,认真谋划省典型镇规划建设和省农房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推进镇村经济提质、人居环境重塑、基层治理创新、常住人口融合、社会力量赋能等工作,集中资源力量在各村(社区)、各个领域选树典型,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开局见势、做出清溪特色,以点带面推动全镇工作提升。

南方日报记者 朱晋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